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法律服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通知》要求,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实体平台、热线平台(以下简称“三大平台”)融合发展,不断提高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司法部制定了《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实体平台、热线平台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是司法行政机关统筹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窗口、方式和途径。加强“三大平台”建设,推进“三大平台”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平台服务能力和水平,是构建和完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各地要切实提升政治站位、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建设,不断健全完善“三大平台”功能,提高公共法律服务便捷性和可及性,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总量、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不断提升,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贯彻落实情况请及时报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司法部 2019年1月6日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实体平台、热线平台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的通知》,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法律服务指导标准(2019-2022)》和《国家公共法律服务发展指标(2019-2022)》对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建设标准要求、发展指标要求,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实体平台、热线平台(以下简称“三大平台”)融合发展,提升“三大平台”服务整体效能,不断提高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水平,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
浏览次数:
259
更新日期:
2020
-
01
-
07
中央宣传部 司法部 全国普法办关于印发《2019年全国“宪法宣传周”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司法厅(局)、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司法局、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局普法办公室,中央军委政法委员会政治工作局: 今年12月4日是第六个国家宪法日,也将迎来第二个“宪法宣传周”。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制定了《2019年全国“宪法宣传周”工作方案》,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情况,请于12月20日前报全国普法办。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2019年11月20日 2019年全国“宪法宣传周”工作方案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全国集中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商中央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2019年全国“宪法宣传周”工作方案。安排如下。 一、时间安排12月1日(周日)——12月7日(周六) 二、活动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重点宣传内容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 2.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 4.新中国宪法发展历程、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5....
浏览次数:
143
更新日期:
2019
-
11
-
20
为指导各地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国家基本公共法律服务指导标准2019到2022年的要求,司法部日前印发公共法律服务事项清单,明确提出16项公共法律服务事项。通知要求,各地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以“知晓率、首选率、满意率”为评价指标,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等三大平台建设,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加快构建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通知强调,要不断增加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简化优化办事流程,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法治获得感。公共法律服务事项清单1. 法治文化设施服务对象:社会公众服务内容:设立以法治为主题的广场、公园、场馆、长廊、街区、宣传栏等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阵地。服务提供/获取方式:免费开放服务提供主体:司法行政机关及相关部门2. 法治文化作品服务对象:社会公众服务内容:制作、发布普法公益广告、法治栏目剧、动漫、歌曲、曲艺、舞蹈、微电影等法治文化作品。服务提供/获取方式: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中国法律服务网、中国普法网、“两微一端”等服务提供主体:司法行政机关3. 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服务对象:社会公众服务内容:在“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期间,广泛开展以宪法为主题的集中法治宣传教育。深化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法律六进”等主题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服务提供/获取方式:主动提供服务提供主体:司法行政机关及相关部门4. 法律咨询服务服务对象:社会公众服务内容:解答基本法律问题、导引相关服务、提供专业法律意见。服务提供/获取方式: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政务服务大厅公共法律服务窗口;“12348”热线;中国法律服务网及各省级法律服务网服务提供主体:...
浏览次数:
167
更新日期:
2019
-
10
-
21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主要目标二、推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发展(四)均衡配置城乡基本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五)加强欠发达地区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六)保障特殊群体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权益三、促进公共法律服务多元化专业化(七)积极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服务(八)积极为促进党政机关依法全面履行职能提供法律服务(九)积极为促进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法律服务(十)积极为国家重大经贸活动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提供法律服务四、创新公共法律服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十一)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十二)健全管理机制(十三)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十四)建立健全评价机制五、加大保障力度(十五)推进制度建设(十六)加强队伍建设(十七)强化经费保障(十八)加强科技保障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十九)强化责任担当(二十)加强督查指导(二十一)注重宣传引导全文如下↓↓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
浏览次数:
182
更新日期:
2019
-
07
-
11
摘要:我国正处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阶段,各种“AI+”的应用场景逐步被挖掘、实践并得到落地应用,各传统行业纷纷在思考如何应用新兴技术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尤其是出版行业,在经历了从纸质书、电子书,再到互联网化的一次次洗礼后,也开始更多地思考如何将自身行业的特点与技术进行融合。文章以专业出版方面的法律方向作为切入点,为读者带来“法律出版+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实践案例以及未来的一些思考。关键词 法律出版;机器人;人工智能;知识服务;智能终端改革开放以来,法律出版在国家依法治国的目标指引下,在宣传法律知识、普及法律常识、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面对新时期的政策要求、平台构建以及技术发展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快速认清形势、发挥法律出版的突出作用,通过与其他业态进行结合和优势互补,是目前法律出版要考虑的重大问题。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法律应用分社暨北京法宣在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法宣在线”),在法律出版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上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我们建设法律人工智能服务平台的思考及实践进行梳理,以供参考。1.背景法律出版的起步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伊始,主要出版少量的法律法规书籍,以及面向干部的学习材料,还通过翻译借鉴国外的法律制度和法学著作,出版了一批法学名家的书籍及法学译本。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法制建设逐步完善,法律出版密切配合主管部门并服务于行业发展,也逐步向规模化正规化发展。近年来,我国逐步明确了法律服务要面向广大民众,让群众感受到法律的公正平等,从而获得幸福感和安全感。这些都对法律出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内容载体、服务形式及技术突破,这些是提给法律出版的问题,同样也适用于其他专业出版。我们再看向法律人工智能的发展。1987年,在位于美国波士顿的东北大学,举办了首届国际人工智能与法律会议(ICAIL),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法律与人工...
浏览次数:
193
更新日期:
2019
-
06
-
03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一年,是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全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2019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甘 肃点击查看▷《2019年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江 西点击查看▷《2019年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海 南点击查看▷《2019年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内蒙古点击查看▷《2019年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云 南点击查看▷《2019年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重 庆点击查看▷《2019年重庆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黑龙江点击查看▷《2019年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湖 南点击查看▷《2019年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贵 州点击查看▷《2019年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江 苏点击查看▷《2019年全省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浏览次数:
192
更新日期:
2019
-
04
-
22
4月9日下午,人工智能背景下法律人才培养转型研讨会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留仙洞校区举办,来自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广东财经大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深圳市司法局等专家出席了此次活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秋明教授,指出应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技能人才。陈秋明教授认为,人工智能作为国家战略任务对校企合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希望经济学院及法律事务专业更好地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的更新。研讨会上,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院长赵亮教授作了题为《人工智能法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报告,详细介绍了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二级学科的建设实践。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副主任江溯博士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对法律教育的影响》的报告,对智慧法治的内涵、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法务做了重点介绍,提出法律与科技交叉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孙占利教授对智慧社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人工智能法律教育应打破法律人的技术“壁垒”,研究技术与法治的耦合,结合科技伦理、技术理性实现法治理性。深圳小法博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张力行教授重点介绍了公司AI裁判机器人、AI裁决书生成系统、合同审核系统、仲裁机器人等法律AI产品的研发原理及其功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文秘专业主任徐飚教授则从全国司法系统书记员的招聘和录用数据出发,提出司法辅助人才急缺,高职法律人才培养必须强化速录教学。此外来自市司法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公安局和宝安法院的代表们结合司法实务的工作实际及信息化建设的岗位需求,对司法辅助人才素养提升提出了具体的设想。
浏览次数:
89
更新日期:
2019
-
04
-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