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推荐新闻
2024 - 11 - 19
点击次数: 120
10月29日至31日,由深圳市司法局、深圳市普法办主办的“基层治理法治先行——2024年深圳市‘法律明白人’主题周”举办。深圳各区司法局(普法办)、大鹏新区政法和社会工作局、深汕特别合作区党政办相关负责人及全市各区“法律明白人”代表共140人参加本次活动。本次主题周旨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深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一步强化“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提升深圳普法依...
2024 - 11 - 19
点击次数: 120
今年以来,根据司法部相关要求,河北省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司法协理员制度试点工作。承德市作为河北省试点地区之一,主动作为、大胆实践,推进试点工作取得实效。目前,承德市11个县(市、区)中8个县(市、区)已完成试点任务,114名司法协理员上岗到位,156名司法协理员正在招聘中,基层司法所人员力量稳步增强,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一、高位引领,精心谋划。承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工作,从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和...
2024 - 11 - 19
点击次数: 120
近年来,宁夏司法厅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部关于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部署要求,持续抓实阵地、队伍、职能“三项建设”,不断提升新时代司法所硬实力、战斗力、内核力,有效增强司法所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彰显了基层司法行政“小窗口”维护社会稳定“大格局”的重要作用。目前,全区82%的司法所达到自治区规范化标准。一、抓牢阵地建设,提升“硬实力”。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要求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和各市、县(区)...
2024 - 11 - 19
点击次数: 122
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检数字检察战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河北省人民检察院研发建成了贯通省市县三级检察院的民事行政检察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以下简称“民行数智平台”)。10月31日,河北省民行数智平台省院平台正式运行启动,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梁红继出席并讲话,副检察长汪志平主持,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邢伟出席。民行数智平台打造了“案源汇聚 线索...

江西出台法律援助补贴办法,首次明确法援志愿服务保障标准

日期: 2024-10-29
浏览次数: 121
来源: 江西司法行政

近日,江西省司法厅会同省财政厅印发《江西省法律援助补贴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首次明确法律援助志愿服务保障标准、法律援助直接费用构成、法律援助补贴与服务质量挂钩的差别化补贴制度等一系列规定,将为推动全省法律援助服务提质增效,充分调动法律援助人员积极性,促进法律援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办法》规定了法律援助补贴具体构成及类型,明确法律援助补贴由承办法律援助事项所需的直接费用和基本劳务费用等构成,并根据法律援助案件类型、所处阶段和区域因素等实施分类补助。

《办法》调整了各类法律援助事项补贴标准。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当提高刑事、民事、行政等案件补贴标准;对群体性案件、案件特别重大、案情特别复杂、办理时间特别长、路途遥远等情形的案件,可确定专门的办案费用补贴标准。

《办法》建立了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机制,明确了法律援助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后领取的直接费用标准,为志愿者及其服务活动提供支持,有助于促进我省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的良性发展。

《办法》健全了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保障机制,明确了专业人员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评查的补贴标准,同时,规定补贴与服务质量挂钩的差别化补贴制度,法律援助机构可以根据结案归档卷宗材料、办案质量、受援人的满意度及办案效果综合评价提高或者扣减办案补贴。

《办法》的制定和实施,为我省法律援助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基础。实施新的法律援助补贴标准后,我省补贴水平明显提升,将有效促进法律援助均衡发展,进一步促进提升法律援助办案服务质量和法律援助人员积极性,让更多困难群众得到救助,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江西省法律援助补贴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法律援助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合理确定和及时调整法律援助补贴标准,促进我省法律援助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江西省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司法部 财政部印发〈关于完善法律援助补贴标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司发通〔2019〕27号)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法律援助补贴标准是核定法律援助经费的重要依据。法律援助补贴经费的来源包括政府财政预算拨款、社会捐赠及其他合法收入等。

第三条  本办法规定的法律援助补贴标准根据我省经济发展水平和法律援助事项的服务类型、承办成本即直接费用、基本劳务费用等因素确定。

直接费用为法律援助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交通费、食宿费、邮电费、印刷费、调查取证费等所需费用,在本办法规定的幅度内确定;翻译费另行在本办法规定的限额内按规定报销。

基本劳务费用根据日平均工资、服务天数等因素确定。其中,日平均工资计算方式为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除以年工作日所得。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法律援助人员包括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以及法律援助机构中具有律师资格或者法律职业资格的工作人员等。

第二章  补贴标准

第五条  法律援助补贴标准按照法律援助事项的服务形式主要包括办案补贴标准、值班律师法律帮助补贴标准、法律咨询补贴标准、其他法律援助事项补贴标准等。

第六条  办案补贴标准,是指办理刑事、民事、行政代理或者辩护等法律援助案件的补贴标准(不含翻译费)。刑事、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案件以一件代理或者辩护事项为一件案件,办案补贴按件计算。同一事项处于不同阶段法律程序的,每一阶段按一件案件计算。

(一)刑事案件

1.在本市区、县(市)办案的,侦查阶段每件补贴800-1200元;审查起诉阶段每件补贴800-1200元;审判阶段每件补贴1200-1600元。其中,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每件直接费用200-400元,审判阶段每件直接费用300-500元。

2.在省内跨设区市、县(市)办案的,侦查阶段每件补贴1100-2200元;审查起诉阶段每件补贴1100-2200元;审判阶段每件补贴1500-3500元。

3.为被告人提供刑事辩护同时代理附带民事诉讼的,以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审判阶段补贴标准为基数,每件增加300元。只担任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代理人,按照本条第(二)项规定的标准执行。

(二)民事、行政诉讼案件,为被害人代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劳动仲裁案件、行政复议案件、国家赔偿案件

1.在本市区、县(市)办案的,每件补贴1200-1600元。其中,每件直接费用300-500元。

2.在省内跨设区市、县(市)办案的,每件补贴1500-3500元。

(三)执行案件,其他非诉讼民事、行政案件

1.在本市区、县(市)办案的,每件补贴500-1000元。其中,每件直接费用200-400元。

2.在省内跨设区市、县(市)办案的,每件补贴800-2000元。

3.以调解、和解方式达成协议的案件,调解、和解协议未履行,受援人重新申请法律援助的,由原承办案件的法律援助人员继续办理,仅发放办案补贴中的直接费用。

第七条  值班律师法律帮助补贴标准,是指法律援助机构派驻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看守所的值班律师,为没有辩护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的补贴标准,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按件或者按工作日计算。

(一)法律援助机构派驻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看守所等单位现场的值班律师,按日提供法律咨询、程序选择建议、帮助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或者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请法律援助的,每人每天补贴200-500元。

(二)经法律援助机构指派或者安排,值班律师为认罪认罚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或者为适用简易程序、速裁程序审理的案件中没有辩护人的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并完成会见、阅卷、参与量刑协商、在场见证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对案件处理提出意见等工作,形成完整案卷交法律援助机构并符合卷宗归档要求的,按件计算补贴,每件补贴200-500元。对于当日同一值班律师在同一地点为多个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的,第1件补贴200-500元,从第2件起每件补贴200-300元,当日补贴总额最高不超过2000元。

本条第(一)项与第(二)项的补贴不叠加领取。

第八条  法律咨询补贴标准,是指提供接待来访、接听电话、在线解答咨询服务的补贴标准,按工作日计算。

(一)法律援助人员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站、室)、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法律援助机构及其设立的工作站(点)等值班,或者参与宣传活动,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的,每人每天补贴200-500元。

法律援助志愿者在本市区、县(市)参与法律援助宣传、调研活动或者在法律援助(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站、室、联络点)实践或者提供咨询服务或者心理疏导等服务的,每人每天发放直接费用30-100元。

(二)担任中国法律服务网、江西法律服务网等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的驻场法律服务人员,按照回复法律咨询的件次计算咨询补贴,每件次补贴20-50元。

法律咨询补贴与值班律师法律帮助补贴不叠加领取。

第九条  其他法律援助事项补贴标准。

(一)代书补贴。经法律援助机构指派或者安排,法律援助人员为无人代理、辩护的受援人代拟法律文书、出具法律意见书,并按规定要求完成结案归档的,每件补贴100-400元。为案情相同、请求事项属于同一种类的两个(含)以上受援人代拟法律文书、出具法律意见书,每增加一份文书增加补贴50-100元,但补贴总额最高不超过1000元。

派驻在有关单位、场所法律咨询接待窗口的值班人员为来访咨询的当事人提供简单的代书,按照法律咨询处理,按日发放法律咨询补贴,不另行发放代书补贴。

代书补贴与其他补贴不叠加领取。

(二)翻译费补贴。对于受援人是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人或者少数民族以及外国人、无国籍人等法律援助案件,确实需要聘请翻译人员的,经法律援助机构同意后,每次补贴翻译人员200-400元,每件法律援助案件的翻译费补贴总额最高不超过1000元。

法律援助志愿者在本市区、县(市)为受援人提供翻译服务的,每人每天发放直接费用30-100元。

(三)参加案件质量评估评查、疑难案件研讨补贴。组织专家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评查的,每名专家每评估一个案件补贴50-80元。组织专家开展疑难案件研讨的,每名专家每天补贴200-500元。组织专家开展异地评估评查、案件研讨的,在报销食宿交通等费用的基础上,每名专家每天补贴300-500元。

第三章  特别规定

第十条  同一法律援助人员为两人(含)以上进行代理,其案件事实及诉讼标的属于同一种类的,且针对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的民事、行政、劳动仲裁等案件,按照规定应计算为多个案件的,以相应案件办案补贴标准为基数,每增加一件案件,增加补贴200-300元,但补贴总额最高不得超过5000元。

第十一条  法律援助机构决定终止法律援助或者非因法律援助人员原因不再办理法律援助事项的,经法律援助机构审核,按照工作完成程度确定补贴比例:

(一)法律援助人员尚未开展实质性工作的,不发放补贴;

(二)已开展会见(约见)或者阅卷等一项工作并提供相应材料的,按照相应案件办案补贴标准的20%-40%发放补贴;

(三)已开展阅卷、会见(约见)、调查取证、参加调解或者和解、参加庭审、提交法律意见书(辩护词、代理词)等至少两项工作并提供相应材料的,按照相应案件办案补贴标准的40%-70%发放补贴;

(四)已完成全部工作并提供相应材料的,全额发放补贴。

第十二条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行政复议、刑事自诉案件被裁定不予受理或者裁定驳回起诉、申请的,可以视情发放相应案件办案补贴标准的50%。

第十三条  本地法律援助服务力量不足或者确有必要进行跨区域指派法律援助人员办理案件的,办案补贴执行指派案件的法律援助机构所在地的补贴标准,办案补贴可以适当增加,但不得超过相应案件办案补贴最高标准的1.5倍。

第十四条  案情复杂、工作量大、办理时间长、路途较远等情形导致办案成本明显超过相应案件补贴最高标准的,经法律援助人员申请、法律援助机构审核批准,办案补贴可以适当增加,但不得超过相应案件办案补贴最高标准的2倍。

案件特别重大、案情特别复杂、办理时间特别长、路途遥远等情形导致办案成本过高的,或者遇本办法涉及办案补贴方面未尽事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相应法律援助案件办案补贴最高标准的2倍以上发放补贴的,由法律援助人员所在法律服务机构提出,经法律援助机构审核,并报主管司法行政部门同意后发放。

第十五条  法律援助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发放办案补贴:

(一)无正当理由拖延或者不按规定程序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

(二)擅自终止提供法律援助或者转委托他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

(三)未提交结案归档材料或者提交的归档材料不符合规定,经督促补正后仍不符合规定的;

(四)不按规定及时将案件信息填写录入法律援助业务管理系统,经督促补正后仍不符合规定的;

(五)因不依法履行职责等承办人原因导致被重新指派的;

(六)经法律援助机构审查认定办案质量为不合格的;

(七)私自收取受援人及其亲属的财、物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八)因承办人存在明显过错给受援人造成较大利益损失的;

(九)因违反职业道德、执业纪律等被受援人投诉,经查证属实的;

(十)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及法律援助服务规范的情形。

第十六条  鼓励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参与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法律援助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安排本机构具有律师资格或者法律职业资格的工作人员提供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志愿者、具有公职身份的法律援助人员在本市区、县(市)办理法律援助事项,仅依照本办法规定发放法律援助补贴中的直接费用;跨省或者在省内跨设区市、县(市)办理法律援助事项产生的交通费、食宿费按照当地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有关标准予以报销,邮电费、印刷费、调查取证费据实报销,翻译费另行在限额内报销。

第十七条  鼓励法律援助机构实行法律援助办案补贴与服务质量挂钩的差别补贴。法律援助机构可以根据结案归档卷宗材料、办案质量、受援人的满意度及办案效果综合评价,对优秀、良好案件提高办案补贴200-500元,对质量明显较差的案件扣减办案补贴200-500元。

第四章  监督与保障

第十八条  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结束后,法律援助人员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提交结案归档材料。审查通过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及时发放补贴。未经法律援助机构审查指派或者未经结案审核通过的法律援助案件,不发放法律援助补贴。

法律援助机构应建立法律援助补贴支出台帐,制作法律援助补贴发放表,逐笔标明办理的法律援助事项、时间、承办人、补贴数额等,履行财务及资金审批流程,将补贴发放到具体承办事项的法律援助人员本人实名银行账户。

司法行政部门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择优选择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的,补贴发放方式适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第十九条  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和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法律援助补贴发放管理制度,及时、足额按标准发放法律援助补贴,不得无故扣减、迟付、拒付法律援助补贴。

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于每年初向主管司法行政部门报告上一年度法律援助补贴支出和绩效完成情况。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省司法厅、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江西省财政厅 江西省司法厅关于修订<江西省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赣财行〔2011〕25号)同时废止。本办法施行前已经指派的法律援助事项按照赣财行〔2011〕25号文件执行。

 

来源:江西司法行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学习之目的。本文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