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由青海省司法厅主办,西宁市司法局、城西区司法局、城中区司法局、城北区司法局、城东区司法局协办的“开展公共法律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集中宣传活动在西宁市中心广场拉开帷幕。    青海省司法厅党组成员、援青办主任王林介绍,此次活动以“开展公共法律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主题,开展“法援惠民生,扶贫奔小康”“尊法守法携手筑梦”宣传活动,针对扶贫对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组织西宁市及四区法律援助中心,设立法律援助咨询受理点,开展精准法律援助服务,大力宣传“法援惠民生,扶贫奔小康”活动,为脱贫攻坚助力加油。  活动现场,设立六个展区,制作公共法律服务途径指引,组织了11名志愿者参与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和服务终端指引,引导老百姓从不同服务窗口、不同的服务终端获取多元化公共法律服务。六个展区有互联网服务+“12348”青海法网、语音服务+“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智能公共法律服务亭、智慧普法机器人等。  据介绍,目前,37台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84台公共法律服务亭已在青海省部分市县乡上线运行。西宁市城中区司法局中心广场公共法律服务亭值班人员朱蕊介绍,智能法律服务终端产品方便实用,集成了司法行政各项公共法律服务事项,为群众提供更便捷的法律服务。    智能法律服务亭设置了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律所律师、公证服务、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等智能导引和在线办理,涵盖了婚姻家庭、劳动争议、交通安全、消费维权等百姓常见的法律问题的智能咨询,具备“远程律师视频咨询、远程公证、远程调解、远程会见”等特色功能,现场体验的群众对这个唾手可得“法律专家”称赞不已。  “青小律”智慧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是集智能化、便捷化、高科技于一体的法律人工智能终端,其大脑云端储存了15万多个智能法律问答数据,群众只要叫出“小律”的名字,然后说出需要咨询的法律问题,它便会...
浏览次数: 256
更新日期: 2020 - 12 - 01
“小律、小律,我想咨询一下物业方面的有关条例?”“小律、小律,民法典一共有多少条?”......    “你好,我是包小律,有什么问题可以尽管问我,现在还没什么法律问题可以难倒我哦。”走进包头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大厅可以看到,四肢灵活的机器人“包小律”来回穿梭在各个角落,只要有人咨询法律问题,他便不厌其烦地为其解答,来到大厅办理业务的不少群众都与这个小“话痨”有过接触。“包小律”凭着可以运用自然语音交互、深度语义理解、仿生动作模拟、手势认知等技术,为群众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交互式专业法律服务,他的服务“深得人心”,让群众连连称奇、称赞。  刚刚咨询完法律机器人的市民宝先生说,“以前要咨询法律方面的事需要问很多人。现在通过‘包小律’就可以得到答案,而且它回答得很详细、很清楚,让我知道了怎么能保护自己的法律权益,特别方便。”    “包小律”智能普法机器人具有强大数据支撑,法律问答涵盖了宪法知识、婚姻家庭、劳动争议、交通安全、消费维权、社区纠纷、特殊人群权益保护、社会保障、房屋拆迁、旅游纠纷、民间借贷等多方面的法律内容,并可进行司法行政业务导引服务,可查询当地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司法鉴定机构、法律援助机构、人民调解机构的地址及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群众所需的公共法律服务和内容,在“你问我答”中即可轻松、准确获取。  “包小律”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已经上岗两个月,在引导市民和回答市民法律咨询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该中心智能司法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来源综合自:包头日报、包头市司法局
浏览次数: 133
更新日期: 2020 - 11 - 30
11月27,由甘肃省白银市司法局主办、白银区司法局承办的白银区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应用培训班成功举办。白银区司法局机关各股室负责人以及各乡镇街道司法所业务骨干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班邀请北京法宣在线工程师胡开磊进行授课,对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的应用,从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层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对法律咨询、法治宣传、便民查询和业务办理四个板块的功能和如何办理法律援助、公证服务、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项目,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讲解和现场实操演练,并对智能终端的使用维护方面作了重点介绍。    此次培训要求,参训人员要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全面了解掌握智能终端的功能和实际操作使用技能和方法,提升信息化应用和业务能力,为群众提供均衡、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要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职能作用,针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广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应用,切实提升专业化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大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力度。要充分认识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民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  来源:白银政法  声明:本网站的文章最终解释权归文章原作者所有,如内容有不妥之处,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浏览次数: 128
更新日期: 2020 - 11 - 27
为提升青海省门源县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助力“枫桥式”司法所创建工作,同时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持续深入地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激发支部全体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11月18日,司法局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到西宁市城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观摩学习交流。    在城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服务大厅,一行人员参观了等候区、服务区、办公区、调解区的功能设置,工作人员对公证服务、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各服务窗口的运作模式和作用发挥情况进行了介绍,讲解了指挥中心建设情况。大厅内现代办公设备齐备,配备大屏幕电子触摸查询一体机、法律咨询青小律智能机器人等,操作清晰明了,让群众更方便地了解查询相关法律知识,各项制度、办事流程和须知、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分布图、人员去向牌等一应上墙,让群众一目了然。并深入辖区铮诚法律服务所进行了实地观摩,与工作人员就“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运行模式、法律服务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座谈。    通过此次交流学习活动,大家纷纷表示学习到了兄弟司法局好的管理经验、先进做法,认识到了我们的不足和差距,将立即着手将此次考察学习中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本局实际进一步加以推广,以创建“枫桥式”司法所为契机,力争在青石嘴、东川镇打造一个较高质量有特色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推出门源“法律名片”,在利民、便民、惠民的同时,全面提升门源司法行政服务的整体水平。        来源:门源政法  声明:本网站的文章最终解释权归文章原作者所有,如内容有不妥之处,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浏览次数: 104
更新日期: 2020 - 11 - 24
为进一步规范和拓展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甘肃省各地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华亭市华亭市司法局按照甘肃省标准统一规划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目前华亭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由1个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127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组成,“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服务模式基本形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以“12348”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依托,配备了“小律”自助服务终端,普法超市等设施,整合电话、网络、远程视频等多种形式,具有咨询解答、预约服务等多种功能,整合设置了律师、法律援助、公证、人民调解、特殊人群管理接待问询等多个服务窗口,采用“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流转办”的运行模式,以“便民、高效、惠民、利民”为原则,为群众提供“综合性、一站式、超市化”的法律服务。转载节选自:华亭司法原标题: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提升为民法律服务质效古浪县古浪县司法局根据省司法厅《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标准和服务标准,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将司法局一楼打造成集法律援助、律师咨询、司法鉴定、公证服务等职能为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大厅。在大厅设置小律•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柜员机2台,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互联网的优势,与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相联合,全方位为群众提供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服务、律师咨询、司法鉴定等智能导引和自助办理,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一站通、一线通、一网通”,使公共法律服务更加人性化、便捷化、智能化。转载节选自:古浪政法原标题:小平台服务大环境——古浪县公共法律服务凸显新成效.肃北县“只跑一次”“互联网+法律公共服务”……肃北县从解决老百姓最难、最怨的事入手,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贴...
浏览次数: 65
更新日期: 2020 - 11 - 23
11月20日上午,甘肃省白银市司法局在局一楼大厅举行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分发仪式。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唐生出席仪式并讲话。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林文主持仪式。市政府办副主任刘玮、市综治中心主任崔正德,各县区司法局局长和市局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以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了分发仪式。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要“两快、两全”和“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十二字目标要求,满足白银市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白银市司法局根据《白银市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在全市范围组织实施了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电话“三网融合”项目工程。        仪式现场,唐生向各县区和市综治中心分发赠送了“小律”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机,其中,会宁县14台、靖远县8台、景泰县5台、白银区5台、平川区6台、市综治中心1台。目前,市、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智能终端配备达到了100%,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配备达到了80%,有力解决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供给能力不足和服务水平层次不齐等问题。                              ...
浏览次数: 74
更新日期: 2020 - 11 - 21
为认真贯彻落落实“努力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司法局以保障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为民办实事放在首位,为切实解决西夏区律师资源短缺、乡镇公共法律服务不平衡问题,在西夏区各镇街、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治理中心、政府大楼以及部分偏远村居配备20台公共法律服务人工智能自助机,为人民群众提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11月4日下午,西夏区司法局邀请技术人员为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机配备点的工作人员及群众进行现场操作讲解和演示。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机是集先进的触摸屏、工控、身份识别、远程视频等技术于一体,充分利用大数据、法律知识图谱、人工智能等,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便民查询、业务办理等公共法律服务。可以为办事群众出具智能法律意见书、法律文书,并提供智能问答、远程视频对接12348法网律师免费咨询、法律服务相关费用计算等服务。群众也可通过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机在线申请办理法律援助、公证服务、人民调解、基层服务等业务。现场群众在听完技术人员的讲解后纷纷上前体验,并表示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机让群众解决身边的“麻烦事”更加方便、快捷、无障碍。高品质的服务是最好的推广,西夏区司法局将坚持服务为本,继续扩大服务供给的同时,提高服务品质,让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公共法律服务管用、好用、愿意用、习惯用,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辖区全体人民。来源:西夏区司法局
浏览次数: 351
更新日期: 2020 - 11 -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