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北京市密云区乡村“法律明白人”法律政策知识水平,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着力打造一支农村群众身边的基层法治人才队伍,密云区多措并举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不断增强基层法治队伍力量。为丰富学习载体,实现学习培训日常化、便捷化、数字化,组织全区乡村“法律明白人”注册微信小程序“密云区法律明白人培训网校”,网校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乡村振兴促进法、民法典、宪法等相关知识为重点,涉及矛盾纠纷调处、法治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法治案例及法治实践等培训内容。全区700余名明白人注册参与学习1万余课时。
浏览次数: 122
更新日期: 2024 - 04 - 16
作者:赵国宝 陈依岚 王玥园赵国宝系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依岚系上海市浦东新区司法局陆家嘴街道司法所所长;王玥园系上海市浦东新区司法局陆家嘴街道司法所三级主任科员。来源:《法治时代》杂志2024年第2期法治体系建设是保障基层治理和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石。推动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基层治理法治化、数字化的重要内容,更是在基层治理中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抓手和支点。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积极探索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基层治理的中国式现代化治理模式,以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将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与上海“两网建设”相结合,依托“两网建设”促进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形成基层治理整体合力,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一、基层治理的时代发展新机遇在数字化浪潮中,全社会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社会公众对数字化法律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法治是保障数字城市建设井然有序的基石,数字城市建设水平是21世纪世界各国检验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科学标准。2021年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指出:“推动社会治理和资源向基层下沉,强化街道、社区治理服务功能,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21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指出要“坚持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着力实现人民群众权益受到公平对待、尊严获得应有尊重,推动完善信访、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跨越一甲子,“枫桥经验”历久弥新。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2023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浏览次数: 138
更新日期: 2024 - 04 - 16
近年来,黑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司法部的决策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定位,始终坚持服务中心大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抓改革促创新,以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平台建设为统揽,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系列重要论述中提出的“两全两快”发展方针,整合公共法律服务“全时空、全业务”范畴的司法资源,统筹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社区矫正、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着力完善制度体系、夯实基层基础、延伸服务触角、积极开拓创新,推动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具有龙江特色的法律服务网络,努力为全面依法治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保障。
浏览次数: 16
更新日期: 2024 - 04 - 16
为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方便群众获得法律咨询、援助服务,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化水平,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近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司法局配置了一台“小律·智慧普法与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柜员机”安装至火炬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业务大厅。为基层群众提供零距离法律服务,实现公共法律援助服务、咨询区域全覆盖。通过试运行,法律服务质效明显提高,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群众满意度不断攀升。“小律”是一台公共法律服务可视化、自助终端柜员机,它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拥有庞大的法律数据库,具有法律咨询、法治宣传、便民查询等功能,全方位提供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律所律师、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基层法律服务等智能导引和自助办理,还可以进行法律法规及案例文书查询、在线远程咨询,特别是可以一键智能生成婚姻家庭、劳动纠纷、交通事故、借贷纠纷、工伤赔偿、刑期预测、诉讼费计算等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手机扫码即可带走,同时支持下载打印。“小律”拥有庞大法律内容资源库,法律问答15万条、法律案例1.6万个、法律法规8000多部;“小律”精通法律,帮群众检索各类法律法规、案例文书;“小律”熟悉司法行政各项业务流程和细节,引导群众在线咨询、建议、导引、办理。“小律”拥有普法动漫、普法讲座、普法宣传片等上千款多媒体智慧普法资源。即时点播,生动有趣,老少皆宜。如果遇到复杂的法律问题困扰着您,或者您的问题超出了智能法律咨询的解答范围,“小律”照样有办法,在每个工作日的上午9时到12时,下午14时到17时。您可以可以远程视频连线专业律师,通过液晶屏远程与你面对面的沟通,为你答疑解惑,指导你如何应对。“小律”的应用对人民群众法律服务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传统的法律服务模式逐渐转变到方便快捷的智能型法律服务模式,更能贴...
浏览次数: 160
更新日期: 2024 - 01 - 17
为进一步打造全时空的法律咨询服务,河北省涞源县司法局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依据司法部“数字法治 智慧司法”的相关要求,结合实际智慧普法工作需要,制定了涞源县智慧普法公众平台的建设方案,建设内容包括在线法律机器人智能问答,在线生成法律意见书,在线预约申请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治地图等功能,努力打造更高效、更智能、更全面的全方位线上智慧一体化数字法治公众平台,为老百姓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获取法律咨询方式在涞源县司法局微信公众号点击法律服务“小律在线”帮您解答法律问题来源:涞源县司法局小律在线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优秀创新产品小律在线作为人人律科技集团公共法律服务业务板块的产品之一,能提供智能、便捷、实用的法律服务。在线代写法律文书、计算赔偿法定费用以及法定量刑范围预测。囊括各类法律法规,不断速递新的法律内容,支持按法律法规类型、效力层级类型查询。热门法律问题智能咨询和问答,足不出户解决烦心事。智慧生成婚姻家庭、劳动纠纷、交通事故等方面的法律意见书,提供精准的法律意见参考。预测交通肇事罪、抢劫罪、盗窃罪等的法定量刑范围,让专业“法律顾问”随时待命。智能生成赡养费起诉状、民间(借贷)起诉状等专业法律文书,避免起草文书犯难。提供各类法律文书模板,可直接保存下载,填充使用。计算抚养费、民间借贷还款、诉讼费、工伤赔偿等法定费用,轻松应对费用赔偿问题。律师事务所、公证处、调解委员会、司法鉴定机构、基层法律服务所、法律援助中心、人民监督机构、仲裁机构等位置信息快速指引,精确导航支持按地区搜索。一键获取司法鉴定人员、人民监督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仲裁员、公证员、律师等法律服务人员的联系方式,让您心中有底。
浏览次数: 130
更新日期: 2024 - 01 - 17
“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走进南阳市政务服务大厅,第一句问候来自大厅的智能机器人“小律”。最近来河南省南阳市政务服务大厅办事的市民会发现,在一进门的地方,多了一位特殊的工作人员——智能机器人“小律”。为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提高群众办事满意度,12月26日,南阳市司法局在南阳市政务服务大厅投入使用智能机器人“小律”。“新入职”的智能机器人“小律”收录了4万多个诉讼程序问题以及3万多个常见实体法律问题,涵盖了100多万条法律知识点,可以为群众提供司法行政业务指引和基础法律咨询语音解答服务。不仅如此,“小律”还承担了辅助接待、智能指引、智慧讲解、政民互动、自动巡视等工作。“小律”每日会按照设定好的时间、路线准时在办事大厅里来回巡航,通过语音识别,可回答办事群众关于窗口位置、办理流程、资料清单、法律服务等提问,实现精确定位、自主移动、自主避障,将办事群众引领至指定办事窗口或便民服务区域。便民服务多角色,“智能小律”一口答  “智能小律”依托专业的服务知识库,集成已有的业务系统,向来访办事群众提供进厅业务咨询、法律服务、宣传讲解、周边信息查询、指路带路等多场景政务服务,帮助群众答疑解惑,提供高效的智能服务模式,做到一人分饰多角,通过语音问答及点击查询,解决群众咨询量大、重复性强的问题,实现高质量的“一次性告知”。巡检导航全流程,“智能导服”领着办智能机器人可以根据群众办事需求,针对咨询类问题可以进行快速应答,办事群众可通过输入关键字或语音形式自行查询信息,免去了排队等候的时间,同时,以地图的形式告知用户如何前往办事窗口,同时进行语音播报,并将群众准确带领至相应的办事窗口,让办事群众沉浸式体验智慧化政务大厅。智慧交互全时段,"智能互动"随时讲上午9点至下午5点,“智能小律”全天在岗、即时服务,不仅可以为群众提供咨询、指引等服务,还能...
浏览次数: 173
更新日期: 2024 - 01 - 17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乡村振兴”“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助力各民族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指明了方向。近年来,肃南县司法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职能积极探索,构建立体多维的公共法律服务网格体系,形成了公共法律服务“精、广、新”的肃南模式,为各民族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三台”共振公共法律服务有形有效一是建强实体平台,建立以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8个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为主线,横向以农民工、残疾人、青少年儿童、妇女、军人军属等8个维权服务工作站为依托,建立起全方位、多角度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格局。完成“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配套建立了法律顾问微信群,形成了以县法律援助中心和律师事务所为主体,各工作站、微信群为延伸的全方位“大法援”工作格局。在全县公共法律服务站发放《肃南县公共法律服务便民卡》,整理了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公证等众多业务事项,涵盖受理条件、申请资料、办理时限等丰富信息,实现“一册在手、服务全有”。二是建好网络平台,建设完善具有肃南县地域特色的“人工智能+法律服务”新型供给方式,为全县8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搭建起专业化视频系统,完成远程音视频法律咨询、全业务预约办理等,实现基层法律服务“零距离”。在马蹄乡和祁青工业集中区开展“小律·智能法律服务可视化电话机”试点工作,将法律服务触角延伸到村一级。村民不出村就可以动动手指,就可以在几秒钟内视频连线值班律师,咨询家庭婚姻、财产继承、合同欠款、劳动维权等相关法律问题。随着“小律”的“上岗”,进一步丰富了肃南县线上法治宣传教育手段和法治资源,加强了公共法律服务力量。三是建优人才平台,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整合实现“全业务”。积极吸纳包括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专职调解员等多元服务主体,深入开展问卷调查,切实了解服务对象的法律需求内容、服务时间频次、服务点位功能等...
浏览次数: 160
更新日期: 2024 - 01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