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第一个智慧公共法律服务亭在该县茶卡镇天空之境广场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茶卡镇公共法律服务事业已步入大数据、云部署、人工智能服务的新篇章。智慧公共法律服务亭以司法智能服务升级为切入点,建设多渠道联动的智慧法律服务,梳理司法业务知识库,搭建智慧法律服务体系,实现了司法行政业务指引与智能问题指引,有效辅助广大人民群众在线咨询和在线办理业务,使公共法律服务更智慧、更轻松、更快捷。智慧公共法律服务亭包括了法律咨询、公共法律服务智能问答、公共法律服务自助办理、在线律师专业视频服务、各类法律文书和合同范本等资料扫描打印、法律服务机构地图导引、在线申请法律援助等多项服务,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咨询和办事时距离远、排队难等问题,并且支持语音、视频、图文等多种咨询沟通方式,旨在为老百姓提供便捷的、免费的、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切实解决了老百姓法律方面的需求。下一步,茶卡镇将加大对智慧公共法律服务亭的宣传力度,使公共法律服务举措深入民心,进一步提高辖区群众的法律素质和维权意识,为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社会氛围打下坚实的基础。
浏览次数:
178
更新日期:
2019
-
05
-
08
5月6日至8日,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峰会的主题是“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 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司法部科信办参加本次峰会,司法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刘其昌出席峰会并参加了相关活动。在8日上午举行的政策发布会上,刘其昌副主任作了题为《大力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的报告,介绍了司法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要求和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方面的具体举措和取得的成效。刘其昌副主任介绍道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司法部提出建设中国法律服务网,将“互联网+”全面应用于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大力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截至目前,司法行政系统主导、社会各部门参与,以实体、热线和网络三大平台为载体,各专业法律服务机构组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下一步,司法部将按照“要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司法所、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尽快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的总要求,进一步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推动实现法律服务“一网通办”,持续加强智能化建设,努力提高法律服务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刘其昌副主任提出希望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各类法律服务机构要借鉴参加峰会的互联网企业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发展水平。7日,刘其昌副主任在福建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邬勇雷,厅巡视员陈强,副厅长林德明的陪同下参观了司法部展馆,展馆以“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主题,分为中国法网、福州法网、数字公证三个展区。刘其昌副主任听取了相关负责人关于此次参展工作汇报,并体验了中国法网机器人、福州法网触屏一体机、公证自助一体机、公证云在线公证平台等“智慧”产品。展馆由司法部主办,福建省司法厅协办,展示了福州市...
浏览次数:
152
更新日期:
2019
-
05
-
08
6日盛大开幕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福州市司法局在司法部、福建省司法厅的大力指导下,倾心打造的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平台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8号馆的数字福建共享发展区展出,展示的3类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和信息化平台,让观展市民直观地感受到福州市“智慧司法”“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总抓手,不断融合互联网科技创新成果,大力打造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平台,让城乡居民在需要时都能获得普惠精准、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 市民了解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平台相关内容。记者曾建兵摄 智能法律机器人可通过语音跟观众进行互动并解答法律问题。记者叶义斌摄 一触即“法”公共法律服务零距离 一触即“法”的公共法律服务触屏一体机,是市司法局148协调指挥中心致力于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普惠人民群众基本法律服务需求的目标,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线上通,城乡居民共享政府基本法律服务更均等而创新推出的,也是福建省首次展出的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 公共法律服务触屏一体机连通了福建省目前唯一的市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站——12348福州法网。该网整合了全市司法行政单位、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律师事务所、鉴定机构、人民调解组织等3000多家法律服务单位的信息和资源,可为市民提供实时咨询、留言咨询、综合查询、公证预约、调解预约、法援申请等多项业务,让市民享受到便利的公共法律服务。 更让市民欣喜的是,市司法局还将在12348福州法网的服务地图模块为全市各级司法行政单位提供全景展示和导览,通过对各单位的全景拍摄并制作成可在线浏览的页面嵌...
浏览次数:
265
更新日期:
2019
-
05
-
07
5月6日,主题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以下简称“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拉开序幕。 峰会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来自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行业组织负责人、产业界代表、专家学者以及智库代表等约1500人出席峰会。多位知名专家和企业家在主论坛发表演讲,就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等重要议题畅谈创新实践,分享建设经验,互学互鉴,共话未来。 作为国内专业的法律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法律应用分社暨北京法宣在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法宣在线”)及其控股的北京人人律智能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携小律·智能公共法律服务系列终端亮相峰会成果展,配合司法部、福建省司法厅、福州市司法局等单位,展示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和升级的新成果,受到众多政府部门、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果展期间,众多嘉宾及参观者被小律·智能公共法律服务系列终端吸引,或饶有兴致地与工作人员交流,或亲自感受这些智能终端带来的“智慧司法”新体验。一问即答公共法律服务在身边 通过语音跟观众进行互动并解答法律问题的智能法律机器人,无疑是此次峰会之“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展出的亮点之一。 作为颇受广大民众青睐和喜爱的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智能法律机器人充分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互联网优势,设置了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律所律师、公证服务、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等版块,可以全方位地为民众提供公共法律综合服务的咨询、办理和查询功能,让民众在“你问我答”中轻松、准确地获得公共法律服务。一触即“法”公共法律服务零距离 一触即“法”的公共法律服务触摸一体机,因其具备的特色功能和优势...
浏览次数:
225
更新日期:
2019
-
05
-
07
2019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应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暨青年局(以下简称“教青局”)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莫纪宏研究员率团赴澳门出席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系列活动。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法律应用分社副社长吴丽华女士受邀随团参加系列活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及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教青局组织澳门学界在澳门综艺馆隆重举行五四青年节升旗仪式。莫纪宏研究员与中央驻澳联络办副主任薛晓峰、外交部沈蓓莉特派员、解放军驻澳部队司令员徐良才、澳门特别行政区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等领导和嘉宾,与来自澳门各中小学的两千余名学生共同见证了升旗和宣誓仪式。随后,吴丽华副社长参加了由教青局与纪念“五·四”青年节系列活动筹备委员会于澳门科学馆联合举办的“青年论坛2019”。莫纪宏研究员作为特邀主讲嘉宾,进行“法治与五四精神”主题报告。莫纪宏研究员作主题报告图为吴丽华副社长在“青年论坛2019”合影会后,莫纪宏研究员一行来到教青局为纪念五四精神创办的“家国情怀馆”,与谭俊荣司长、老柏生局长等领导和嘉宾共同参加“家国情怀馆”和“宪法咖啡角”揭幕仪式。揭幕仪式图为家国情怀馆图为宪法咖啡角图为澳门教青局局长老柏生(右)、副局长龚志明(左)与吴丽华副社长(中)合影图为嘉宾们在宪法咖啡角合影揭幕仪式后,嘉宾们参观了家国情怀馆的各项设施,包括LED全方位体验区、互动展区、多功能室及宪法咖啡角。宪法咖啡角内不仅摆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文本,还摆放着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等普法图书资料,宪法咖啡角内还播放着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法律应用分社录制的《法说三国》等普法动漫。这些图书影音资料,内容全、方式新,让访客在品尝香浓咖啡的同时,走近宪法、了解宪法、学习宪法,深刻感受宪法的温度与魅力。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图为普法动漫《法说三国》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
浏览次数:
177
更新日期:
2019
-
05
-
06
青海省司法厅法律援助中心供图当呆萌智慧的智能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青小律”遇上可爱聪明的小学生,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初春四月,一个有着一双骨碌碌大眼睛,一脸俏皮模样,说起话来呆萌可爱的机器人走进黄南藏族自治州各类学校,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堂生动好玩的法治课,精彩的互动、有趣的体验让小朋友们开心不已,收获良多。 这个名叫“青小律”的机器人可不是一般的机器人,而是全国第一批将司法行政领域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治保障三大职能整合于一身的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可以给青海老百姓提供法律援助等各种法律服务,去年7月,“青小律”智能法律服务机器人开始走进青海省民众的视野,开启了青海省“智慧司法”的大门,也开启了青海“公共法律服务+人工智能”的新篇章。青海省司法厅法律援助中心供图 神通广大的 “青小律” “我是一名建筑工人,在工作期间被砸伤右脚,我该如何申请工伤认定?” “我是一名社区居民,想请律师帮着打官司,该到哪里去找啊?”“申请司法鉴定要提交什么材料呢?” 4月28日,在西宁市城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青小律”在服务大厅里走来走去,忙碌地回答着群众提出的各种法律问题,显得非常机智老练,甚至比专业司法工作人员还要专业。 “‘青小律’智能法律服务机器人的头脑里的云端储存,是由十分强大的数据支撑的,包涵了5万多个智能法律问答,涵盖了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婚姻家庭、劳动争议、交通安全、消费维权、社区纠纷、特殊人群权益保护、社会保障、房屋拆迁、旅游纠纷、民间借贷等多方面的法律内容。”据青海省司法厅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陈发虎介绍,这款机器人最大的优势就是法律内容全、服务领域宽、实用性强,它的大脑里装有海量的法律知识内容,不仅有法律法规资源库、案例文书资源库,更重要的有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如全民普法、法律援助、律师公证、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监狱戒毒、社区矫正等...
浏览次数:
179
更新日期:
2019
-
04
-
30
为创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载体,扎实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落实,提升“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便民服务实效,发挥村(社区)村警、护林员人脉广、接地气、适合公共法律服务的作用优势,4月26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司法局联合州司法局举行2019年公共法律服务活动启动仪式。活动中,智慧普法与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青小律”也现身活动现场,为群众现场解答法律咨询。小律·智慧普法与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前沿技术,服务内容涵盖司法行政各项法律业务,构建智能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有效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从而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和均等化。此次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为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浏览次数:
160
更新日期:
2019
-
04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