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推荐新闻
2025 - 05 - 08
点击次数: 0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人工智能+”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北京信息软件业技术和应用场景优势,把信息软件企业作为人工智能应用的主渠道、主服务商,协同行业用户、大模型厂商等各方力量,加快大模型的行业深度应用,全面提升人工智能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特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支持MaaS企业在京集聚发展。支持云服务和大模型厂商等搭建全栈式MaaS平台,提升规模化服务能力。建立可量化的MaaS平台动态指标跟踪和评价机制...
2025 - 05 - 08
点击次数: 0
2024年,虹口区守法普法工作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打造上海法治文化品牌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上海法律科技应用和发展的工作方案》《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关于在本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要求,依托精准普法创新工作,激发法律科技企业、法律服务机构的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为助推虹口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提供坚实有力的法治宣传保障。一、聚...
2025 - 05 - 08
点击次数: 0
为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让科技赋能法治惠民“最后一公里”,近期,永宁县司法局闽宁司法所多措并举开展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机推广宣传活动,通过“精准培训+现场体验+全域覆盖”组合模式,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机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实效,实现法律服务“触手可及”。一、进村居宣传,法律服务“接地气”工作人员下沉各村广泛宣传公共法律服务柜员机和“人人律”可视化桌面机,引导群众利用公共法律服务微平台...
2025 - 05 - 08
点击次数: 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部署,山丹县司法局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不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创新服务方式,切实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让法治的阳光惠及每一位群众。一、完善服务网络,实现法律服务全覆盖全力打造“实体+热线+网络”三位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构建起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服务网络。在实体平台建设上,已建成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乡镇公共...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司法局创新打造高能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 实现群众“进一扇门 畅享司法行政一揽子服务”

日期: 2024-08-15
浏览次数: 145
来源: 牡丹江市司法局

近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司法局创新制定《牡丹江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服务规范》,对全市四级三类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的功能设置、平台建设、岗位职责、制度流程、内部管理、服务评价等进行规范,旨在着力增强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服务供给能力和保障能力,提升实体平台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

《服务规范》坚持依法依规、坚持规范便民、坚持立足实际,共八个部分,包括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制度要求、服务场所、工作人员、服务项目和方式、服务流程、服务质量评价等,有三大亮点:一是明确功能定位。市级平台建设成集资源统筹、指挥调度、特色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公共法律服务枢纽;县、乡两级平台全面提升专业能力,打造成面向群众就近提供服务的一线窗口;村级平台突出实用性、亲和力和地方化等特点,有效发挥“家门口”的公共法律服务作用,形成全市统筹发展的“一盘棋”格局。二是体现法治底色。《服务规范》进一步强化法治供给,丰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工具箱。进一步强化法治元素,把法治宣传、法治素养、法治实施等作为重点内容,确保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全市法治水平迈上新台阶。进一步强化法治基础,把夯实基层法治软硬件建设作为基础工程,确保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得到保障。三是突出对俄合作法律服务。《服务规范》立足牡丹江实际,结合市情社情民情,坚持因地制宜,确保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与本地经济社会事业协同发展。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实施上,以市对俄合作法律服务中心为依托,精心打造专业化水平突出、服务特色鲜明、运营模式先进、集聚带动作用显著的绥芬河、东宁、穆棱涉外公共法律服务机构,持续提升法律服务能级,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目前,牡丹江市共建成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0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81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1034个,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已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8家单位被评为全省首批规范化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下一步,牡丹江市司法局将紧紧围绕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法律服务新需求新期待,持续加强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的布局规划、动态调配,着力构建错位发展、功能互补、一体联动、规范运行的实体平台服务矩阵。坚持示范创建、督导检查两手抓两手硬,确保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规范化建设走深走实,覆盖城乡、普惠均等、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提质增效。

 

来源:牡丹江市司法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学习之目的。本文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