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推荐新闻
2025 - 04 - 17
点击次数: 1
自“八五”普法开启,博乐市便将目光聚焦在领导班子的法治素养提升上,把法治宣传工作做到了“点子”上。通过积极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知识学习,以及深入学习依法治国理论,各类丰富多样的学法用法活动在领导干部群体中火热开展,有效提升了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为依法行政筑牢坚实根基。制度先行,规范学法用法之路博乐市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领导班子定期学法制度,将学法用法郑重其事地写进制度条文。党...
2025 - 04 - 17
点击次数: 2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2025年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结合我省卫生健康领域实际,制定本清单。一、首要学习内容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必修课程。《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论述摘编》《...
2025 - 04 - 17
点击次数: 1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人工智能+”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北京信息软件业技术和应用场景优势,把信息软件企业作为人工智能应用的主渠道、主服务商,协同行业用户、大模型厂商等各方力量,加快大模型的行业深度应用,全面提升人工智能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特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支持MaaS企业在京集聚发展。支持云服务和大模型厂商等搭建全栈式MaaS平台,提升规模化服务能力。建立可量化的MaaS平台动态指标跟踪和评价机制...
2025 - 04 - 17
点击次数: 1
2024年,虹口区守法普法工作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打造上海法治文化品牌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上海法律科技应用和发展的工作方案》《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关于在本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要求,依托精准普法创新工作,激发法律科技企业、法律服务机构的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为助推虹口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提供坚实有力的法治宣传保障。一、聚...

湖北:1313个司法所 成为群众身边的“法律服务超市”

日期: 2024-11-12
浏览次数: 139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省共有1313个司法所。2022年以来,湖北省司法厅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司法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开启为期三年的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行动。

通过近三年努力,湖北全省72%的司法所达到省级规范化要求,初步实现制度完善、人员充实、保障加强、职能到位的目标。

“司法所在推进基层依法治理、法治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部署,持续推进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深化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为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作出新贡献。”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杨军表示。

办公条件改善,群众找法更方便

“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着力破解基层司法所‘小马拉大车’问题,通过补短板、强弱项使司法所强筋健骨,不断夯实法治湖北建设基层基础。”湖北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曾群介绍,省司法厅积极争取将司法所建设纳入“法治湖北”建设规划,印发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20项具体举措,并联合省财政厅、省委编办出台意见,提供制度机制保障。

三年来,全省各地通过新建、改扩建、购买、置换等方式,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74亿余元,为700余个司法所改善了业务用房。目前,全省所均业务用房面积183平方米,其中具有独立业务用房的司法所占比80%。

24小时不打烊,法律服务更贴心

过去一年,湖北全省司法所工作交出优异答卷:解答法律咨询突破31万人次,初审法律援助申请超过6200件,为基层党委政府提供法律意见建议8000余条,参与制定审核规范性文件2000余份,并指导制定了6000余件村规民约。

这一串串沉甸甸的数字,不仅彰显了“司法蓝”便民利民、温暖民心的坚定初心,更是践行法治精神的生动实践。

普法教育做“加法”,矛盾风险做“除法”,打好“普法+调解”组合拳,筑牢矛盾纠纷维稳防线。

锚定“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的目标,湖北全省司法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组织持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去年一年共有20万余件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全省13个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和41名模范人民调解员受到司法部表彰。19家单位入选全省“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

随着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基层司法所履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这些小站点正逐渐擎起大民生,将法律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基层最前沿,为基层治理立起了样板。

法律服务掌上办,群众办事少跑路

“人少事多、保障不足”长期困扰基层司法所,也是此次三年行动的攻坚重点。

面对人数众多的社区矫正对象和复杂的工作环境,信息技术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

为此,恩施州司法局推出社区矫正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实现监督管理信息化、教育帮扶个性化、智慧核查精准化、数据分析智能化,将大数据与“铁脚板”相结合,构建了工作在掌上、管理在指尖的移动监管工作模式。

目前,全州95%在册社矫对象实行信息化监管,极大缓解了基层工作压力,提高了社矫工作的精度和效率。

在孝感,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汇集智能法律服务、业务指引服务和综合司法信息查询三大类功能,有效提升了基层司法所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群众可通过平台获得远程视频调解、在线“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等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掌上办、指尖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法治体检点单服务,营商环境更优

基层司法所“强筋健骨”,激发了基层工作人员干事创业的动力。

这背后,不仅是工作方式的创新,更是服务理念的根本转变,即从单一措施到多元发力,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服务。

聚焦经营主体的急难愁盼,各地司法所创新涉企普法宣传,深化助企法治体检,优化助企法律服务。

在荆门,52个司法所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法治体检等服务,开通为企解纷“绿色通道”。近年来,为企业化解纠纷8800余件,挽回损失6.8亿元。

在宜昌,司法所工作人员将普法宣传、法律服务和矛盾化解工作深入到企业工厂和田间地头,提供“点单式”“贴近式”法律服务,为企业撑腰鼓劲,为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

从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开展基层精准普法,到参与征集立法建议、指导制定村规民约、为党委政府提供法律意见……这些生动实践充分证明,基层司法所作为法治建设的前沿阵地,正以其实际行动,在基层构筑起一道坚实的法治屏障,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来源湖北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学习之目的。本文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