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推荐新闻
2025 - 08 - 21
点击次数: 105
在青山区八吉府街道的调解室,一场因交通事故引发的赔偿纠纷正待化解。伤者王某瘫痪在床,后期康复治疗费、营养费没有着落,肇事者刘某则称已经承担了近50万元的前期住院治疗费用,家里实在是入不敷出。双方各执一词,此时,调解员敖茂志站了出来。这位“法律明白人”一面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有关人身损害赔偿范围的条款,一面结合刘某的收入情况耐心沟通。最终,一份兼顾双方权益的调解协议顺利达成...
2025 - 08 - 21
点击次数: 103
黟县司法局以群众对法律服务需求为导向,聚焦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科学规划,以服务平台“广泛化”、服务标准“规范化”、服务方式“智能化”为抓手,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  服务平台“广泛化”  拓宽实体平台覆盖面,打造1个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8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70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创新打造碧阳镇石亭村乡村振兴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县域律师事务所2家,公证窗口1个,实现实体平台全覆盖。...
2025 - 08 - 21
点击次数: 103
近日,吉林省司法厅举办统筹推进“五项工作”暨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培训班,全面贯彻落实司法部统筹推进“五项工作”相关工作部署,培训辅导相关业务,交流各地经验做法,研究部署下步工作。  吉林省监狱管理局,厅社区矫正管理局、厅戒毒管理局、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厅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就如何在本领域统筹推进“五项工作”、一体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进行专题辅导,为基层工作提供具体指引。  长春市司法局围绕“一体化推进...
2025 - 08 - 21
点击次数: 103
自2023年首届法治时代创新论坛举办以来,论坛汇聚了乔晓阳、江必新、姜伟、张鸣起、张苏军、韩亨林、邬书林、吴尚之、闫崇年、梁晓声、纪连海等知名法学家和知名人士。中宣部、中国出版集团等领导出席论坛。连续两年发布《中国法治创新发展年度报告》。目前,论坛已经成长为法治领域极具影响力的高端交流平台。  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纪念全民普法40周年,推动法学发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

群众满意率98.4%!浙江基本实现“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全覆盖

日期: 2025-04-03
浏览次数: 3
来源: 浙江法治

打开手机扫一扫村文化礼堂张贴的二维码,再根据“一键导航”找到打车15分钟内可达的公共法律服务站,日前,身处浙江最东部海岛嵊泗县的船员陈师傅获得了法律援助、司法鉴定、调解等“一站式”服务,因出海作业导致神经受损的他,很快与雇主敲定赔偿协议。

这样的便利,如今在浙江全域都能实现。2024年,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一站式”平台注册用户数77.2万人,访问量1210.8万人次。平台共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31.1万人次,办理法律业务180.8万件,服务对象“一事一评”满意率98.4%。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浙江扎实推进“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的成果。

“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是指“在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骑行15分钟、偏远山区或海岛车行15分钟即可享受公共法律服务”。浙江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此举通过数字赋能,着力破解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城乡、区域之间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促进公共法律服务更加均衡、可及、优质。

自部署开展“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工作以来,浙江织密服务网络,将公共法律服务延伸到乡村基层和开发区、商圈、楼宇等神经末梢。物理距离缩短的同时,“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也体现在法律资源有效整合和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上。

线下,依托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律师等专职服务人员和村(社区)“法律明白人”等兼职服务人员,为上门寻求法律服务的群众提供指引、帮办、代办服务;线上,通过“12348浙江法网”、“浙里办”公共法律服务专区和“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高效满足企业、群众各类法律需求。这些服务包括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调解、公证、司法鉴定等12类法律业务及企业法治体检、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物业纠纷等24个“一件事”法律服务场景。

除了省内当事人,旅居海外的中国公民也能享受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据了解,浙江有21家公证机构被列入司法部、外交部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海外侨胞不回国也能办理公证。

从“公证+”一件事到企业法治体检,从金融、知识产权服务到重点产业发展风控法务指引、涉外法律服务,浙江各地在推进“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中,还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创新推出各类涉企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忠实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宣言。

按照“1+4+N”服务架构,完善1个全省统一线上服务平台,夯实市县乡村4级线下服务中心(站点)2.4万个,拓展律师事务所、开发区、商业区、群团组织、医院、学校等服务网格1.2万个,浙江的公共法律服务正向着“有形、有效、有感、有声”的目标不断完善,书写“让公平正义可及可感”的新篇章。

 

来源浙江法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学习之目的。本文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