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推荐新闻
2024 - 06 - 25
点击次数: 121
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在自治区全域打造线上线下融合闭环和一体化服务的“30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深入推进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印发《关于打造线上线下融合闭环和一体化服务的“30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及指引“三台融合”实体平台操作的通知》,结合为基层减负需求,将高效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实现线上线下融合闭环。公共法律服务线上依托内蒙古“12348”热线、“12348”...
2024 - 06 - 07
点击次数: 121
为纪念《法治时代》杂志创刊2周年,探讨法治期刊高质量发展新进程、进一步提升办刊水平和影响力,2024年6月6日下午,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等单位,在北京成功举办《法治时代》杂志创刊2周年座谈会。来自全国人大、中国法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地方政法单位等领导和专家学者,以及杂志的作者、读者、编者、运营等各方面代表近百人出席盛会。 座谈会第...
2024 - 05 - 16
点击次数: 168
近日,在平罗县司法局姚伏司法所的帮助下,王某找到了“丢失车辆”。王某和丈夫在网络平台通过商业贷款购买了一辆箱型货车,但在3月上旬货车突然丢失,二人来到姚伏司法所寻求帮助。司法所工作人员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第一时间带领王某前往派出所报案查询车辆行驶信息,同时询问王某是否和其他人存在债务纠纷,在工作人员引导下王某丈夫表示自己买车的商业贷款有几期尚未按时支付,姚伏派出所通过核查反馈了车辆行驶信息和商业...
2024 - 05 - 14
点击次数: 138
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组织编写的全国“八五”普法统编读本《“法律明白人”普法读本》,已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法律明白人”普法读本》著者: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 组编书号:ISBN 978-7-5162-3235-4出版时间:2023年12月开本:16开定价:58.00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要教育引导农村广大...

左手数据,右手服务——法律机器人燃爆人工智能界

日期: 2019-04-05
浏览次数: 181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左手数据,右手服务——法律机器人燃爆人工智能界

小律·公共普法与法律服务机器人成为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的得力助手


大眼睛、圆脑袋、挺拔的躯干和四肢,相信不少人对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打造的法律机器人小律印象深刻。


在2019全国新闻出版单位数字出版工作交流会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法律应用分社副社长王书剑向大家介绍了法律机器人。在今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以小律为代表的小律·智能普法与公共法律系列人工智能产品,为出版社带来组委会评选的“十佳出版新技术应用企业”荣誉称号。

左手数据,右手服务——法律机器人燃爆人工智能界

在王书剑看来,法律机器人作为出版社提供知识服务的载体,一只手连接的是出版社近年来通过数字出版业务的开展形成的数据,另一只手则以用户易于接受的交互形式,为公众提供触手可及的法律服务。


谈及打造法律机器人的初衷,王书剑表示,在人工智能愈发火热的当下,出版社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实现新技术的落地应用。


“出版业近年来通过数字化的处理方式,将内容形成了数据,并存储在电子设备中。这些数据经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算法,就可以组成知识的形态,进而面向不同领域,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王书剑表示,包括法律、教育以及医疗方面,都是知识服务的不同应用场景。法律机器人就是其中一个应用场景下的知识服务载体。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法律机器人在提升出版社服务效率的同时,缓解了法律服务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法律服务在人们生活当中需求越来越旺盛,直接触发了法律服务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但目前法律从业者的数量对于服务需求来说远远不够,这就为法律人工智能产品的落地应用提供了市场前提。”王书剑说道。


目前,民主法制社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打造了涵盖小律·公共普法与法律服务机器人、小律·青少年学法机器人、小律·公共法律服务亭、小律·智能普法触摸一体机等在内的系列产品。


从功能上看,法律机器人具有问答互动、法律文书自动生成、远程法律咨询服务等功能。其中,憨态可掬的小律,就可随机发问和多次问答,同时提供问题联想、问题推荐、讲普法故事、说法制幽默等功能,用对话的方式提供专业性与趣味性并存的法律咨询服务。


在王书剑看来,“法律+人工智能”生态,依托的是人工智能行业的稳步发展。“随着综合技术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专业法律信息平台或法律信息化企业以及初创公司的入场,人工智能产品定位更加清晰,即聚焦细分领域通过服务解决‘小’问题。”王书剑表示,在此基础上,“硬件+通用平台+应用领域”的生态逐步形成,“法律+人工智能”生态也就有了支撑其发展的行业基础。


针对法律机器人发展目前存在的挑战,王书剑也进行了分析。首先,自然语言理解技术还不够成熟。比如法律语言存在很多“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等相似的文本表述,但含义却有明显的区别,给机器理解文本带来巨大困难。“复杂案件需要律师长时间与当事人交流,对案情进行全面了解,以当前的技术,难以实现类似功能。”王书剑分析道。


从数据资源来看,目前也存在案件数据不全的情况。“法律服务中,机器人所依赖的数据库中的信息,很难包含全部案件信息,且缺乏结构化标签。”王书剑对此表示,全面收集分散在各个律所、法院的案件信息难度非常大,进行系统对接需要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成本也较高。除此之外,法律领域人工智能应用也面临共性问题,就是复合型人才缺乏,尤其是“人工智能+法律”的专业人才不足。


“法律服务要正确认识工作的艰巨性,合理选择运用领域,注重人才培养,方能拥抱人工智能。”王书剑认为,出版单位要对现有技术的瓶颈和实现逻辑充分认知,将机器人产品定位于辅助法律人决策的助手与参谋,同时紧跟技术变革,培养专门人才,实现知识结构上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