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12月4日活动开幕式现场。本网记者 吕家佐/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吕家佐)2017年12月4日,是第四个国家宪法日,2017年“12·4”国家宪法日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开幕式在首都图书馆(北京市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举行。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法宣办主任王晓明,市司法局局长、市法宣办常务副主任苗林,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韩耕等领导,各区、市委市政府各部委办局法治宣传教育机构负责人、市律协宪法专业委员会代表及首都各界普法志愿者逾500人参加活动。
据介绍,此次宪法日活动开辟分会场。在开幕式上,首都图书馆主会场与多个分会场同步直播。在主会场,举行“12·4”宪法宣誓仪式,市司法局局长苗林领誓,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监狱干警等行业代表60人宣誓。同时在分会场启动多个宪法日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突出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培养群众法治信仰。据初步统计,16个区将举办28场普法活动,43家重点行业委办局将举办137场普法活动。
记者了解到,此次宪法日活动,北京市采用科技普法嘉年华、优秀视频展映、主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法治需求。此次推出智能普法机器人“小律”,突出科技创新,“小律”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元素,能够自主回答各类宪法和法律问题,现场与市民群众进行互动。北京市法宣办、市司法局、市文化局等共同组织开展法治文艺作品评选活动,从全市310个征集作品中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10名,优秀组织奖10名。由全市各区、各单位选送的近百部法宣优秀视频将在首图法治宣传阵地集中亮相;邀请“以案释法”讲师团免费开讲;首都知名公益律师现场为市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据悉,北京市、区各级法宣办和市属委办局还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海报标语和微博微信等多种载体,开展社会宣传活动。例如:围绕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为中心,策划制作了两部主题宣传片,在北京电视台、地铁移动电视、公交移动电视等播出;在城市高速公路和城区各主要道路交通显示屏集中展示国家宪法日主题内容;在市内主要环路和主干道悬挂“12·4”宪法日宣传横幅;在“北京普法”微博微信平台开辟宪法宣传专栏;协调各大网站对全市“12·4”宣传活动进行网络直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