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推荐新闻
2024 - 07 - 10
点击次数: 0
导 读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系统谋划,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标准委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提出到2026年,我国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持续提升,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引领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形成。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标准服...
2024 - 07 - 10
点击次数: 120
近年来,吉林省司法行政系统立足“智慧化”“一体化”“标准化”建设,回应供需差距,建成“一统领两融合”吉林特色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即以“‘省市一体化’公共法律服务联合运行管理机制”为统领,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渠道融合发展、公共法律服务要素资源融合增值。“一统领”是指以“省市一体化”联合运行管理机制(以下简称“机制”)为统领,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省情实际,充分发挥省司法厅政策和组织领导优势,长春市法...
2024 - 07 - 09
点击次数: 120
“八五”普法以来,甘肃省酒泉市围绕“法律明白人”队伍建设、能力提升和作用发挥,深化“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努力实现“法律明白人”服务群众“零距离”,筑牢基层法治根基。提高政治站位,狠抓“法律明白人”队伍建设。把“法律明白人”培养纳入“八五”普法规划和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研究制定《酒泉市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工作方案》,对“法律明白人”的遴选、培训、使用、管理、考核等相关工作作出明确规定。...
2024 - 06 - 26
点击次数: 120
在第37个“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于6月2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人民法院去年以来禁毒工作基本情况,介绍惩治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犯罪举措成效,并发布10件相关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刑五庭庭长李睿懿、刑五庭副庭长欧阳南平、民一庭副庭长蔡金芳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副局长姬忠彪主持。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包括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犯罪及相关次生...

疫情期间困难群众和农民工如何获得法律援助?司法部答经济日报记者问

日期: 2020-03-03
浏览次数: 123
来源: 司法部

2020年2月26日上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述元、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陈国庆、公安部副部长杜航伟、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就如何贯彻《关于政法机关依法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的意见》,一手抓严厉打击,一手抓“温情执法”,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执法司法保障答记者问。


《经济日报》记者提问:在陆续复工复产过程中,如果一些困难群众和农民工要获得法律援助,该通过哪些渠道获得?这方面的门槛会不会下降?


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表示,疫情期间,司法部印发了几个文件,包括《关于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职能作用的通知》《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  进一步做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的通知》《企业复工复产律师公益法律服务指南》等,指导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法律服务志愿者,调整服务模式,为复工复产企业困难职工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主要围绕三个方面:


一是倡导网上办、线上办。尽量引导困难职工通过中国法律服务网、热线平台、微信公众号、APP这些线上的手段进行法律咨询,申请法律援助。有些省,像江苏、浙江、山东、四川等,指导申请人通过微信的方式完成身份信息和案件材料传输,当天就办好审批手续,当天把有关案件材料传输给律师,都在网上做。中国法律服务网从去年以来开通了“农民工˙欠薪求助绿色通道”,从2020年1月19日以来,接到农民工欠薪求助的法律咨询、讨薪咨询440件,问题反映229件,都及时进行了处理。针对现在疫情期间看守所“会见难”问题,我们对值班律师、承担法律援助工作的律师采取远程视频、电话,有的地方是用“学习强国”远程视频方式,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法律援助,解决特殊时期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怎么见面的问题。


二是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针对确实不能通过网络提出申请的当事人,采取预约服务,通过电话、网络预约方式服务;对于紧急情况的当事人,采取上门服务。对于确实需要当面提交的法律援助申请,我们开通绿色通道,当天申请、当天受理、当天指派,尽量简化审批手续。对于特殊情况,如诉讼时效即将届满,需要立即采取诉讼保全措施的,为受援人先行提供法律援助。


三是适当放宽经济困难审查标准。对于与疫情防控相关,申请支付劳动报酬、确认劳动关系、工伤赔偿等法律援助,广东、山东等地把经济困难审查标准放宽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因疫情无法提供困难证明的职工,采取书面承诺的方式来申请;因疫情原因造成企业的关停减员、商铺经营受损、停发工资等导致群众生活困难的,积极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建立信息共享和衔接协作机制,明确免予审查经济困难的人员范围,免予对他的经济困难情况进行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