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推荐新闻
2024 - 12 - 12
点击次数: 10
近日,在梅州市梅县区梅南镇罗田下村,25户村民因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与某公司负责人发生激烈争吵,村民扬言“要是不给合理赔偿,就让公司开不下去”。闻讯赶来的驻村法律顾问和司法所工作人员,耐心进行疏导并找准争议焦点,提出终止承包合同赔偿方案。最终,双方签订终止合同协议,公司现场支付村民赔偿金,一场群体性纠纷得以圆满化解。据梅州市梅县区司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以来,该区积极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融入基层社...
2024 - 12 - 24
点击次数: 123
为进一步提升“法律明白人”的理论素养、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提高基层依法治理和乡村人才振兴工作质效,四川省2024年省级“法律明白人”提能培训班日前在绵阳举行,各市(州)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及“法律明白人”代表等集中“充电”。培训为期3天,邀请法治建设领域专家、优秀“法律明白人”代表分享了法治宣传、排查风险隐患、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的工作经验,还组织参训学员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法治文化教育馆等地实地...
2024 - 12 - 21
点击次数: 121
近年来,山东省司法厅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立足职能定位,坚持找准着力点、实现“三融入”,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明显成效。以入法入规为着力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推动“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审查工作”纳入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配合出台山东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协调机制(试行)、《审查工作办法(试行)》,对立法项目和...
2024 - 12 - 21
点击次数: 122
为了使人民群众获得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近年来,省司法厅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建设。目前全省覆盖城乡的五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初步建成,人民群众遇到法律问题可以到就近的公共法律服务站(室)和中心获取法律服务;建成了12348青海法网,群众可以通过登录网站的方式,查询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鉴定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信息,也可以通过留言方式获取法律咨询;设...

山东威海: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推出四大举措

日期: 2020-09-14
浏览次数: 249
来源: 司法部、山东司法

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高度重视法治乡村建设,将其作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任务,加强研究谋划,狠抓工作推进,取得良好工作成效。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山东威海推出四大举措。

做实规范涉农行政执法

威海市持续规范涉农领域行政执法行为,配合推进农业领域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理顺执法主体资格,开展执法人员资格审核认定工作。通过案卷评查、网上检查、定期调度等方式,威海对农业领域的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同时,还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依托互联网,为涉农领域的执法人员提供30余门公共法律知识课程,确保每名执法人员培训不少于30课时;通过面授的方式,针对农业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规范执法行为的专题培训,提升执法人员专业素养。

做实乡村法治宣传教育

威海市构建“三维体系”,畅通基层普法学法立体化渠道,织密“普法网”,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积极开展送法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搭建“法律惠农远教音视互动平台”,安排法律专家定期以视频聊天的方式,实现与群众“面对面”互动,将法送到群众“身边”;激发“兴趣点”,在威海市推广《百姓法治宝典》口袋书及配套APP,汇集50个专题的常见法律问题及解决途径等内容,将法送到群众“指尖”;装满“广电包”,依托有线电视网络,开设村级专属频道,打造“普法宣传网上直播平台”,打造融合立体的法治宣传渠道,将法送到群众“眼前”。

做实乡村社会治理创新

威海市以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市”为契机,大力推动“六治一网”工作和网格化治理提升工作向农村落地落实。威海扎实推进网格化治理,设置农村网格3086个,按照“1+X+N”模式,配备网格员3093名,专业和辅助人员1.1万名,全部配备网格化治理系统终端。同时,威海也积极推进县、镇两级综治中心实战化标准化建设,一站式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此外,还扎实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威海市农村地区监控视频装机38609台,完成技防村建设的有2285个村,完成率达到96.5%;认真落实“一村一警务助理”,共配备2665名警务助理,实现了农村地区全覆盖,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完善。

做实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威海市印发《关于健全完善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统筹基层法律服务资源,在74个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建立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联系点,在2802个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公布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机构联系电话。此外,威海积极开展村(社区)法律顾问管理规范年活动,着重抓好“履职、管理、考核”三个规范,有效提升法律顾问服务质效。畅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于符合条件的精准扶贫对象,免于经济困难审查,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的“三优服务”;对因疫情无法提供困难证明的申请人,威海探索经济困难证明告知承诺制,采取书面承诺方式申请法律援助。同时,威海继续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加强农村调解组织和专职调解员队伍建设,完善“一村一顾问”担任专职人民调解员工作机制,推进品牌调解室创建,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切实维护基层农村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