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人民日报客户端甘肃频道发布了甘肃省司法厅推荐的工作新闻稿件——《新时代河西走廊万千气象 | 酒泉敦煌:公共法律服务多维度创新 法治惠民全方位提升》,现予以转载。今年以来,酒泉市敦煌市坚持以创新促发展,以质量增实效,以人才促提升,围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积极探索公共法律服务的新路径与新模式,通过政治引领、平台构建、民生服务以及减证便民等多维度举措,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需求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政治引领打造高素质法律服务队伍坚持党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与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党建”,实行“一岗双责”。强化律师事务所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发挥党组织与党员作用,让党旗飘扬在公共法律服务前沿。常态化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强化政治思想引领,落实“三会一课”,推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三年提升专项行动“六大工程”,提升律师政治站位。同时,加强对法律服务队伍执业活动等方面的监督检查,提升律师事务所规范化水平。规范平台构建全域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依托敦煌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整合法律援助、律师服务、信访接待、劳动仲裁、法院速裁等法律服务资源,为群众提供“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的公共法律服务。规范全市镇、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建设,形成多功能法律服务平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月牙泉景区派出所设“敦煌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制定工作制度及流程,处理外籍游客涉法事项。推行法律顾问乡镇值班制度,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进一步提升“法律明白人”法治素养。服务民生法律援助精准惠民全面落实相关法律援助法规,打造“暖心法援”品牌,深入开展“法援护薪”“关爱妇女”“法援护苗”“暖心拥军”等主题活动,推行经济困难状况证明个人“承诺制”。拓展刑事...
浏览次数:
134
更新日期:
2024
-
12
-
13
今年来,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法律服务需求,金塔县司法局大力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多举措打造公共法律服务为民工程,进一步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整合法律资源、提升服务质效,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从好到优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办理“所有事”的目标,群众的法治获得感不断增强。完善平台建设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更便捷”进一步加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在县司法局一楼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法律援助、律师咨询、行政复议、公证办理4个便民服务窗口,对法律服务事项办理流程、法律援助受援范围上墙公示。依托全县15个部门单位、9个乡镇、90个村(社区)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25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90个,全县公共法律服务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夯实。深入拓展“互联网+法律服务”“互联网+新闻宣传”新领域,发挥新媒体功能,通过全县91个“法律佑万家”微信群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典型案例推送,切实打造“信息化+司法行政”的网络平台,形成实体法律服务、在线法律服务、网络服务对接互通的新机制,群众获得法律服务方式更加便捷。强化工作落实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更精准”优化公证服务,精简优化办证程序,持续加大公证“减证便民”力度,统一公证事项证明清单,推行公证事项容缺受理。拓展公证服务领域,积极推进公证服务向知识产权、金融、司法辅助等新领域拓展,促进公证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进“互联网+公证”服务,开展“零接触”办证,办理公证事项131件。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进一步放宽经济困难标准,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大力推行法律援助,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02件。“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建立律师值班制度,律师轮流到法律援助窗口值班,接听热线电话、接待来访咨询、解答法律问题,为群众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拓展服务能力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更全面”为了更好地服务...
浏览次数:
31
更新日期:
2024
-
12
-
12
01案例背景 乐清市有着以县域为主导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乐清电气产业集群,近年来,乐清市持续深化电气产业改造提升,将电气产业打造成为国内规模最大、配套最全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主导产品低压电气占全国市场份额达65%以上。目前,乐清市共有电气及相关生产企业60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30万,安全生产、投资审批、合法用工、企业合规等法律需求急剧增加。为此,乐清市大力开展“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全力打造助企法治服务中心,从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精准匹配特色服务、加大产业合规指引等方面切入,为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助力乐清电气产业迈向“世界级”。02进展情况“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打造助企法律服务“高速公路” 建成543个市、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每个乡镇实体平台配有1台以上瓯e办自助便民服务终端,提供实时在线咨询服务支撑。在乐清市总部经济园设立法治助企服务中心,出台《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方案》,围绕企业需求梳理涉企法治23项服务事项和9项服务“一件事”,提供“一站式”增值法治服务。推进电气行业调解中心建设,融合创制“公开听证+诉前调解+保证金提存”全流程调解赔偿机制,促成诉前调解29件,协助企业追赃挽损1714万元。做优做强热线平台,由76名专业律师组成的团队轮流接听“12348”热线,及时解答咨询;持续推动乡镇(街道)工作人员、村(社区)法律明白人运用“浙里办”公共法律服务提供指引、帮办服务,有效延伸公共法律服务触角。“供给+需求”两端发力做优企业转型攻坚“法治生态” 开展“一心一意为企业 政企合力谋发展”专项行动,将每个月11日设立为“一心一意”为企服务日,助力电气行业企业转型升级。成立法治助企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站,建设覆盖到街镇的企业服务中心,做到“点对点”精准服务、“实打实”助企纾困。开展商会成员企业“一企一顾”挂牌式覆盖...
浏览次数:
22
更新日期:
2024
-
12
-
12
为进一步强化便民惠民利民服务,今年以来,祁门县司法局再推为民服务新举措,以“三式”公共法律服务打造“司法为民”新名片。做实延伸式服务打造零距离名片在18个司法所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站,将祁门县法律援助中心单独设立为司法局股级直属行政机构,同步在18个司法所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法院、工会、妇联、军人事务局等单位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人社局设立祁门县法律援助中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工作站,实现法律援助受援对象延伸。开展优质式服务打造高质量名片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窗口配备工作人员6人,设置了综合接待、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办理、人民调解等6个窗口,积极开展各项法律服务业务,让群众进了“一扇门”,办好公共法律服务“所有事”。充分发挥法律专业队伍优势,实行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与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结对帮扶,定期定时入驻工作站,深入到村(居)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等服务。推行政务式服务打造智能化名片充分整合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开辟线上线下和人工自助等多种服务渠道;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祁门县政务服务中心“司法大厅”,安装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机,将公证、律师、法律援助等纳入政务服务范畴,录入长三角政务服务地图进行网上预约、网上咨询,为群众提供多元化便捷化的法律服务。来 源 | 市司法局 祁门县司法局
浏览次数:
19
更新日期:
2024
-
12
-
12
12月11日,黑龙江省司法厅举办全省基层法律服务所规范化建设暨2024年新准入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培训班。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是法治黑龙江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在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参与基层治理、开展法治宣传、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弱势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此次培训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邀请多名专业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专家,从人民调解在基层法律服务中的应用、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实例解析、基层法律服务所规范化建设解读等方面进行授课,课程贴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工作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培训期间,优秀基层法律服务所规范化建设代表发言并开展座谈交流。参训人员表示,培训内容丰富,干货满满,执业道德和业务素养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严守执业规范,提升业务能力,充分发挥扎根基层、贴近职工群众的优势,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黑龙江、法治黑龙江贡献力量。
浏览次数:
122
更新日期:
2024
-
12
-
12
今年以来,甘肃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坚持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做好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工作和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全省部署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实施方案》,在全省设立法治化营商环境问题线索“一键举报”平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破坏法治化营商环境各类问题线索,强化核查办理、督察问效,着力营造更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助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服务中心大局,“高起点”谋划部署。聚焦服务保障中心大局,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司法突出问题,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问题线索“一键举报”平台作为巩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行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举措,纳入年度依法治省工作要点。设置全省“一键举报”受理中心,建立省市县三级司法行政机关及省直部门工作联络机制,利用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开展立体式、全覆盖宣传发动,有效提升社会知晓率和群众参与度。 二是践行法治为民,“便捷化”一键直达。创新打造“一键举报”二维码,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可通过扫“二维码”,随时了解问题线索举报渠道、受理范围、办理流程,随地反映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的问题线索,随手填报投诉举报各类信息、佐证材料,实现问题线索一键直达。坚持“线上+线下”双向发力,采取发布公告、公开邮箱和监督电话等方式,综合运用信访投诉、行政复议、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等手段,多渠道广泛收集问题线索。截至目前,共收到举报问题线索640余件,经甄别研判受理转办、转交核查327件,推动办结涉及住房建设、涉企矛盾和合同纠纷、“积案”“挂案”、生产经营、民生权益等法治化营商环境问题线索264件,依法帮助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 三是坚持动态销号,“全链条”闭环管理。制定记录单、转...
浏览次数:
133
更新日期:
2024
-
12
-
12
“要不是来中心找了律师,这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要到,太感谢了!”近日,拿到被拖欠了许久的工资,李某握着江苏省如皋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值班律师张宏泉的手不停道谢。今年9月,张宏泉接待了行动不便的李某。早年间,李某在某工地打零工,有1万元的工资一直未给付,随着年龄增长其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急需这笔钱治病。得知李某诉求后,如皋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当即开辟“绿色通道”,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一站式服务。通过与对方当事人多次沟通,说法说理说情,对方同意律师提出的解决方案,李某的治病钱也有了着落。这是江苏省不断推进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自2022年12月1日起,《江苏省公共法律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明确提出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八方面具体范围,对公共法律服务如何向基层倾斜、向薄弱地区倾斜、向特定群体倾斜也有诸多规定。如今,《条例》已施行两年,相关工作有哪些变化?又有哪些创新举措?《法治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推动服务下沉“我们推动法律援助、民商事仲裁、公证服务等11项职能资源整体入驻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日常管理采取‘前店后厂’模式,通过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流指派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如皋市司法局副局长尤亚敏介绍说,今年以来,该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供线上服务2178人次、线下咨询3274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327件、公证2450件。记者了解到,江苏在全国率先建成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实体、热线“三大平台”,实施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改革创新项目,修订完善公共法律服务项目清单,并以实体平台为主干,推动市县两级司法行政部门对外服务职能整体进驻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同步拓展立法民意征集、涉企法律服务等新内容,加快形成平台功能优化提升、工作机制协调高效、服务供给丰富拓展、组织保障坚强有力的工作格局,面向社会提供“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把基层公共法律...
浏览次数:
6
更新日期:
2024
-
12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