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首届法治时代创新论坛举办以来,论坛汇聚了乔晓阳、江必新、姜伟、张鸣起、张苏军、韩亨林、邬书林、吴尚之、闫崇年、梁晓声、纪连海等知名法学家和知名人士。中宣部、中国出版集团等领导出席论坛。连续两年发布《中国法治创新发展年度报告》。目前,论坛已经成长为法治领域极具影响力的高端交流平台。 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纪念全民普法40周年,推动法学发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将于2025年9月20日在北京举办第三届法治时代创新论坛暨全民普法40周年研讨会、首届法治发展论坛、首届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为集中展示法治中国建设成就,充分发挥创新示范引领作用,为政企单位搭建一个经验交流、技术对接平台,在第三届法治时代创新论坛期间,将同步开展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主办、《法治时代》杂志承办的2025智慧法治和智慧法务创新案例/产品申报活动及2025智慧法治和智慧法务成果展。 一、活动主题 创新驱动发展 建设法治中国 二、时间地点 时间:2025年9月20日(19日布展,20日撤展) 地点:中国国际出版交流中心(丰台区右外西路2号甲55号)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法治时代》杂志 媒体支持: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 四、展览形式 本次展览为“以会带展”形式,参会人员包括各地政法委、社工部、人大、依法治省市县办、公、检、法、司、安、法援、司法鉴定、公证、仲裁、司法所、律师、监狱、戒毒、社矫、各高校法学院系、法学研究等机构和智慧法治、智慧法务科技企业等行业专家及业内人士。 五、展示范围 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立法/社会治理产品、政法综治大数据装备,法院/检察/公安科技信息化...
浏览次数:
101
更新日期:
2025
-
08
-
21
在青山区八吉府街道的调解室,一场因交通事故引发的赔偿纠纷正待化解。伤者王某瘫痪在床,后期康复治疗费、营养费没有着落,肇事者刘某则称已经承担了近50万元的前期住院治疗费用,家里实在是入不敷出。双方各执一词,此时,调解员敖茂志站了出来。这位“法律明白人”一面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有关人身损害赔偿范围的条款,一面结合刘某的收入情况耐心沟通。最终,一份兼顾双方权益的调解协议顺利达成。“法律明白人”参加培训这一幕是青山区“法律明白人”队伍服务基层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该区将“法律明白人”培养作为提升基层依法治理能力的关键举措,创新打造出一支覆盖全域、能力过硬、服务高效的基层法治生力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治效应。青山区高度重视“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两次将其列为区政府民生实事,投入专项经费。2021年6月,《社区(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对人员遴选、职责定位、培训体系及日常管理做出系统规范。聚焦村干部、调解员、党员骨干、“五老”人员等群体,目前,青山区已培养认定近400名“法律明白人”,实现全区119个社区(村)全覆盖。如何让这支队伍真正“懂法律、会宣传、能调解”?青山区探索出“集中培训+分散自学+以干代训”的全周期培养模式。线下,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基层工作实际,聘请武汉科技大学专业团队,精心设计“理论+案例+实操”的培训体系,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层面为学员定制课程,进行菜单式培养。两年来,240场形式多样的培训惠及1200余人次。同时,委托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以“法条+案例”的形式编撰特色教材,制作法治短视频,方便学员随时随地深化学习。线上,借力“湖北省智慧普法依法治理云平台”,全员完成32学时系统课程,参考率与合格率均达100%。更创新建立线上跟踪辅导培训群,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律师提供“下课不下线”的跟踪指导,为“法律明白人”...
浏览次数:
103
更新日期:
2025
-
08
-
21
黟县司法局以群众对法律服务需求为导向,聚焦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科学规划,以服务平台“广泛化”、服务标准“规范化”、服务方式“智能化”为抓手,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 服务平台“广泛化” 拓宽实体平台覆盖面,打造1个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8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70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创新打造碧阳镇石亭村乡村振兴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县域律师事务所2家,公证窗口1个,实现实体平台全覆盖。 服务标准“规范化” 整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行政复议等多方面的资源,推动形象识别系统建设;配备专业化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共有公共法律服务人员106名,其中律师23名,公证员1名,专职调解员82名,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1件,公证案件63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065件。 服务方式“智能化” 采购9台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智能终端机,实现县域全覆盖,终端机依托大数据,实现法律查询、律师搜索等服务,终端机查阅人数268人次;在“黟家人”微信小程序开通法律服务咨询专栏,解答群众咨询32人次。 来源:黄山市司法局 黟县司法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学习之目的。本文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更正或删除。
浏览次数:
100
更新日期:
2025
-
08
-
21
近日,吉林省司法厅举办统筹推进“五项工作”暨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培训班,全面贯彻落实司法部统筹推进“五项工作”相关工作部署,培训辅导相关业务,交流各地经验做法,研究部署下步工作。 吉林省监狱管理局,厅社区矫正管理局、厅戒毒管理局、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厅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就如何在本领域统筹推进“五项工作”、一体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进行专题辅导,为基层工作提供具体指引。 长春市司法局围绕“一体化推进闭环式治理,创新构建监地协同新体系”作交流发言;松原市司法局聚焦“整合社会力量,构建多元安置帮教格局”分享工作经验;梅河监狱详细介绍了积极推行“三三”模式,推动“五项工作”抓实见效的具体做法;公主岭监狱立足监狱“小切口”,阐述融入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大格局”,有效促进罪犯平稳回归的实践探索。为全省司法行政机关统筹推进“五项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培训班上系统总结了吉林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在统筹推进“五项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培训班要求,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聚焦三大核心任务,统筹推进“五项工作”,打造基层依法治理新格局。一要聚焦预防犯罪,统筹推进“五项工作”。教育改造要“攻心治本”,提升质量;社区矫正要“分类施治”,精准管理;安置帮教要“密切协同”,做实做细;基层治理要“夯实基础”,一体推进。二要聚焦安全稳定,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坚决守住安全稳定底线。三要聚焦风险防范,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狠抓源头预防,遏制矛盾“增量”;坚持依法处置,防控矛盾“存量”;加强多元共治,提升化解“质量”。 此次培训以视频形式开展,吉林省司法厅设主课堂,各市(州)司法局,长白山司法局,县(市、区)司法局,全省各监狱、戒毒所设分课堂,线上线下共1000余人参加培训。 来源:吉林司法行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学习之目的。本文文字...
浏览次数:
101
更新日期:
2025
-
08
-
21
近年来,民乐县司法局聚焦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法律服务需求,以“三级联动”机制为牵引,通过强化实体平台覆盖、升级智慧服务能力、创新精准普法模式,全面构建起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提质增效,让法治阳光温暖每一个角落。织密实体服务网,打通“最后一公里”。在服务网络建设方面,民乐县司法局以县法律援助服务中心及乐民新城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核心依托,重点推进基层服务站点规范化建设。通过加强11个镇(社管委)公共法律服务站与司法所一体化建设,实现资源整合、功能互补,让乡镇法律服务力量更集中、服务流程更优化。同时,逐步完善182个行政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规范化建设,统一服务标识、明确服务清单、配备专业人员,推动形成“县区有中心、乡镇有站点、村村都有角落点” 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法律服务。升级智慧服务网,畅通“线上快车道”。为提升服务便捷度,民乐县司法局持续升级公共法律服务“12348” 热线平台和全县法律援助热线服务。通过优化接听转办流程、加强人员培训、建立知识库等措施,实现群众法律诉求精准响应,确保热线服务专业高效。截至目前,已高效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200 多人次,内容涵盖婚姻家庭、劳动争议、交通事故、财产纠纷等多个领域,切实为群众解答法律困惑、指引维权路径,热线接通率和群众满意度均大幅提升。创新精准普法网,打造“法治营养餐”。在拓展服务渠道上,民乐县司法局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依托 “民乐司法行政” 微信公众号持续输出高质量法治内容。定期推送法律政策解读、典型案例剖析等实用内容48次,将法治资讯精准送达群众“指尖”,让群众随时随地学习法律知识。精心策划并持续运营 “普法伴你行”“小司说法” 等特色栏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解读法律知识。至目前“小司说法”栏目更新至210期,该栏目选取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
浏览次数:
3
更新日期:
2025
-
08
-
08
为贯彻落实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规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仲裁领域规范治理,日前,贵州省司法厅发布了公共法律服务规范提升三年行动细化措施,逐一部署重点工作任务,在全省开展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公共法律服务重点领域规范提升工作。具体内容如下: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制度建设。认真落实“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要求,在全省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开展“四进”“五学”(即党建工作进章程、进制度、进规范、进管理;学好理论、学精党务、学透纪律、学深业务、学强服务)。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切实抓好党风行风建设。研究制定司法行政部门对法律援助机构的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法律援助机构开展法律援助组织实施各环节工作。完善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评估机制,进一步强化准入登记、助理管理、档案规范和诚信执业。深化质量监管,完善信息化管理。指导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工作,落实机构负责人作为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制度。常态化开展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卷宗质量评查,持续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探索将公证事项纳入贵州政务服务网实行“一网通办”,优化升级贵州省司法鉴定综合管理系统、法律援助信息系统,实现业务办理所有流程节点可留痕、可溯源。推动建设全省统一的公共法律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监测、分析、预警、督办、评查一体化执业监管。突出重点领域规范治理,抓好执业纪律。持续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行业领域“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乱摊派”整治,动真碰硬抓好问题整改。聚焦行业领域相关问题,开展专项治理行动,着力规范执业秩序和执业行为。省、市(州)司法行政部门围绕加强纪律建设、规范管理、监督管理等内容,定期开展公共法律服务管理人员培训,提升管理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指导行业协会围绕加强行业党建、党纪学习、执业纪律、职业...
浏览次数:
3
更新日期:
2025
-
06
-
24
近日,湖南省司法厅印发《湖南省公共法律服务规范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聚焦质量提升、整治提效、机制提优,在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等领域开展为期三年的规范提升行动,着力解决公共法律服务执业行为不规范、制度机制不健全、群众满意度不够高等问题,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公信力。《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领域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到2026年底,公共法律服务执业监管体系基本健全,公共法律服务更加规范;到2027年底,公共法律服务一体化、智能化监管平台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公信力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认可度、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方案》强调,在质量提升方面,要全面推进机构科学合理布局,规范机构人员登记管理,大力推行全流程、一体化执业监管,持续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切实加强全方位全链条监管。在整治提效方面,要针对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重点领域规范治理,加强执业行为监管和专业能力建设,加大业务指导和质量考核力度,促进依法规范诚信执业。在机制提优方面,要进一步健全监管约谈机制、投诉处理机制、通报公示制度、协同监管机制、从业人员权益保障机制,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管理,全力构建共抓共治监管格局。《方案》要求,各市州司法局要扛牢压实主体责任,加强公共法律服务管理队伍建设,突出抓党建、带队伍、促规范,教育从业人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湖南司法行政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学习之目的。本文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更正或删除。
浏览次数:
3
更新日期:
2025
-
06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