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公共法律服务领域监督管理,全面提升全省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公共法律服务规范化水平,近日,省司法厅出台了《海南省公共法律服务规范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从动员部署、排查整治、巩固深化、总结评估四个阶段开展为期三年的规范提升行动,重点聚焦排查重点领域、建立整改清单,规范治理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行业共13项任务,坚持问题导向与长效治理,着力解决行业发展痛点,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方案》要求,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实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监管,涵盖机构设立、人员准入、执业活动及服务质量全过程,有序推进公证、司法鉴定全流程监管试点,严控业务各环节标准与流程。运用全链条监管,整合公共法律服务监管资源,实现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有机结合,构建多层次监管体系。《方案》强调,各市县司法局、行业协会要压实主体责任,结合实际以清单方式细化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全面排查重点领域问题,建立整改清单,明确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与整改时限,确保问题整改取得实效。要巩固深化治理成效,通过监管约谈、规范投诉流程、推行“红黑榜”、完善协同与信息化监管、行业规范发展机制等手段,实现长效治理。 来源:海南掌上12348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学习之目的。本文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更正或删除。
浏览次数: 2
更新日期: 2025 - 06 - 20
为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质量与效能,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武威市司法局制定印发《武威市公共法律服务规范提升三年行动具体措施(2025-2027年)》,系统部署未来三年规范提升路线图,聚焦四个关键维度,着力构建全市现代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聚焦筑牢质量生命线。进一步推进法律服务事项质量管控体系,全面强化法律援助案件评估、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评估与能力验证,常态化开展法律援助案卷、公证及司法鉴定文书质量评查。严格落实公证统一登记编码与司法鉴定意见书赋码制度,织密虚假鉴定、违法公证“防护网”。聚焦推动流程监管智能化。加速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信息化手段深度应用,探索推进执业全流程监管,实现从受理到文书出具的全链条动态追踪。司法行政机关依托大数据对各业务管理系统实现精准督办,对异常办证、多头重复鉴定等高风险事件实现提前预警。聚焦深化重点领域专项治理。打好2025年攻坚战,将在司法鉴定领域重点规范治理酒精检测、亲子鉴定等业务,同步开展文书质量评议与优秀文书评选,强化人才教育培训与职称评审。公证领域将集中解决受理难、办证慢问题,开展“公证规范优质”行动,严打压价竞争、网络平台低价揽证等乱象。法律援助领域则紧盯服务质量核心问题,规范指派流程,优化便民举措,为重点群体提供精准服务。聚焦创新协同监管与约束机制。建立“蓝黄红”三级约谈机制,依据投诉量、负面舆情等对区域监管工作分级预警并采取相应约谈措施。完善“三位一体”投诉处理机制,强化司法行政机关、行业协会与法律服务机构联动。同时,严格落实行政处罚与行业惩戒衔接,典型案例全系统通报机制等。此项行动标志着武威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迈入系统化规范提升新阶段,将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民生提供更坚实支撑。 来源:武威普法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学习之目的。本文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
浏览次数: 2
更新日期: 2025 - 06 - 20
近日,江西省司法厅印发《江西省公共法律服务规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公共法律服务重点领域规范治理,加强全覆盖全方位全链条监管,提升法律援助、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质量和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服务的便捷、高效和公正。《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对群众反映强烈、投诉举报较多的法律服务机构检查全覆盖,服务不规范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到2026年底,监督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得到进一步治理;到2027年底,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质量和公信力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满意度大幅提升。《方案》紧盯问题易发高发领域和投诉举报多发地区,聚焦法律援助、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4个重点领域,列举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治理。从严格机构和人员管理、一体推进问题查改、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改革创新监管方式、优化便民服务举措、发挥标准引领作用等6个方面提出具体工作措施,动真碰硬推动问题整改,提升公共法律服务领域监管能力。《方案》强调,要加强制度机制建设,构建司法行政部门监管、行业协会自律、法律服务机构自治、社会力量监督的监管工作格局,形成共治共管的监管格局。要完善行业党建、监管约谈、投诉处理、公示通报、协同监管等5项制度机制。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各方责任,建立工作台账,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注重结果应用,推动三年行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来源:江西省司法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学习之目的。本文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更正或删除。
浏览次数: 3
更新日期: 2025 - 06 - 20
近日,湖北省司法厅印发《公共法律服务规范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全省公共法律服务规范化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满意度、获得感。《实施方案》明确要聚焦重点领域开展规范治理,集中整治公共法律服务执业领域突出问题,特别是社会关注度高、风险隐患大的领域,动真碰硬抓好问题整改,切实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执业质量和公信力。要健全公共法律服务领域规范管理和质量监督制度机制,实行“蓝黄红”三级约谈提醒制度,进一步完善投诉处理、通报公示、部门协同等制度,推动机构和从业人员提升服务质量。要构建全方位全链条监管体系,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促进流程规范化标准化,持续规范执业活动,切实做到监管到位、执法必严。《实施方案》要求各地要充分认识公共法律服务规范提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形成齐抓共管良好工作格局。要将开展三年行动工作与政法领域改革任务落实、“干部素质提升年”实施、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等工作有机衔接,做到相向而行,相互促进。要及时总结经验做法,积极选树先进典型,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社会知晓度和群众满意度。 来源:湖北省司法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学习之目的。本文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更正或删除。
浏览次数: 1
更新日期: 2025 - 06 - 20
近日,黑龙江省司法厅、黑龙江省普法办印发通知,在全省部署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颁布实施五周年系列宣传活动,充分展现五年来社区矫正工作成效,大力营造全社会理解支持社区矫正工作的良好氛围。《通知》指出,2025年社区矫正法系列宣传活动重点是: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社区矫正法,宣传社区矫正工作原则、目标任务,宣传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成效,为推进法治黑龙江、平安黑龙江建设做贡献。《通知》明确,各市(地)县(区)司法局、普法办结合“八五”普法和推进落实社区矫正质量提升两年行动,扎实开展系列宣传活动。1. 开展培训和比武竞赛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和相关规范性文件,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业务大讲堂、实务测试、知识竞赛和岗位练兵,进一步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水平。2. 组织社区矫正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社区矫正工作各相关单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爱心企业、律师代表、社区群众等各界人士到社区矫正中心参观,深入了解社区矫正机构职能、日常工作、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情况,提升工作透明度和人民群众认可度,增强交流互动和工作合力。3. 开展广泛社会宣传利用报纸、新媒体等,通过刊载文章、媒体专访、电子显示屏推送、户外广场宣传等多种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活动,营造学习宣传社区矫正法浓烈社会氛围;将法律条文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制作宣传视频、海报,在办公场所、“黑龙江普法”和各市县普法微信公众号进行播放、刊发,增强社区矫正工作影响力;开展书画摄影展,用影像记录展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纪实和社区矫正工作成效。4.常态化开展日常监督和教育帮扶县级社区矫正机构和受委托的司法所组织社区矫正对象进行集中教育学习,强化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开展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服务,对有...
浏览次数: 3
更新日期: 2025 - 06 - 03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公共法律服务监管,全面提升兵团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等公共法律服务规范化水平,根据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规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部署要求,兵团司法局近日印发《兵团公共法律服务规范提升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根据兵团工作实际,从切实加强全方位监管、深入开展重点领域规范治理、健全完善监管制度机制、实现兵团公共法律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四个方面提出11条具体举措。2025年,在司法鉴定方面,聚焦法医临床鉴定、亲子鉴定、酒精检测等重点领域,紧盯违反司法鉴定程序等问题,开展司法鉴定案件质量评查,进一步规范司法鉴定执业行为。在公证方面,聚焦公证机构办证速度慢、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认真落实司法部关于“公证规范优质”行动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公证服务质效。在法律援助方面,聚焦怠于履行法律援助义务等问题,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同行评估工作,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管,提升法律援助办案水平。《方案》明确,到2027年底,兵团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将得到有效治理,公共法律服务执业监管体系更加完善,服务更加规范,质量和公信力显著提高,职工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要让职工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服务的便捷、高效和公正。《方案》要求,各师市司法局要充分认识公共法律服务规范提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监管约谈、投诉处理、通报警示、协同监管等制度机制,构建起行政监管、行业协会自律、法律服务机构自治、社会力量监督的工作格局,形成共治共管的监管态势,推动公共法律服务监管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来源:法治兵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学习之目的。本文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更正或...
浏览次数: 2
更新日期: 2025 - 06 - 03
2025年4-6月,北京市司法局开展“北京服务·法润京华”公共法律服务专项行动月第二季活动。活动以“法润校园”专题为抓手,发挥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资源整合力、专业支撑力、精准服务力”三大优势,作出了司法行政牵头、行业协同发力、校地深度联动的首都实践。一是发挥资源统筹优势,建立校企就业长效通道。协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法律行业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中国政法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计划定期、定点举办毕业生双选活动。组织北京仲裁委员会、律师事务所、公证、司法鉴定等50余家法律服务机构,分别于中国政法大学、良乡大学城、北京建筑大学组织青年法律人才双选会。定向提供岗位470个,吸引多所高校1000余名学生参与,投递简历1121份,达成就业意向170个、实习意向240人次。现场设置法律咨询、公证预约窗口,解答劳动合同签订、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问题920件,提供公证服务指引280次。二是发挥专业支撑优势,构建实训育人新平台。积极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深度嵌入法学教育,构建“教学-实训-就业”育人体系。联合北京工商大学等6家单位共建“法学实践教学基地”,组建实务导师团队,遴选资深律师、法律援助工作者担任法学实务导师,制定长期实习培养计划,设置法律文书写作、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等实训技能。同时,开展“法律职业面对面”宣讲7场,覆盖学生1600人次。 来源:北京掌上12348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学习之目的。本文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更正或删除。
浏览次数: 3
更新日期: 2025 - 06 -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