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小律,请问您想咨询什么问题?”“不结婚了,彩礼还能要回来吗?”“您好,婚约是男女双方以将来结婚为目的.....”这一问一答可不是真人律师和当事人的对话,而是小律·智慧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柜员机在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11月19日,由甘肃省司法厅配备的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小律·智慧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柜员机在通渭县政务服务中心正式亮相。“小律”充分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互联网优势,设置了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公证服务、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等版块,可以通过语音跟群众进行互动并解答法律问题,全方位地为群众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的咨询、查询功能。同时,配备了网络电话,能够与律师、公证员、人民调解员等进行语音通话,还可以引导用户智能生成婚姻家庭、劳务纠纷、工伤赔偿等法律文书,该法律文书可通过手机扫描屏幕二维码查看或者自助打印。 “小律”的上线,让群众能够在“一问一答”中轻松、准确地获取公共法律服务,同时与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网络平台、热线平台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的一站通、一线通、一网通,满足广大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
浏览次数:
154
更新日期:
2019
-
11
-
21
近日,嘉峪关市首台小律·智慧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柜员机(以下简称“小律”)在嘉峪关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嘉峪关市司法局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公共法律服务的又一项便民举措,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小律”充分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互联网的优势,全方位为群众提供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服务、律所律师、司法鉴定、基层法服、商事仲裁、法律资格考试等智能导引和自助办理业务。同时,还可以进行有关案例、法律法规文书、人员机构等方面的查询。针对婚姻家庭、劳动纠纷、交通事故、借贷纠纷、工伤赔偿、消费维权、刑期预测、诉讼费计算等百姓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可以进行在线远程咨询,通过免费与在线律师通话,或一键生成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手机扫码带走的方式,更加高效便捷的解决了群众亟需解决的法律问题。“小律”同时还配有身份证识别器、打印机、高拍仪等设备,群众可以对所需材料进行自助下载打印,办事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真正实现了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自主自由选择。 随着小律·智慧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柜员机各项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必将解决群众法律困惑,满足群众法律需求,使群众能真正享受到全方位、全时空、全覆盖的公共法律服务,切实打通法律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浏览次数:
124
更新日期:
2019
-
11
-
20
为进一步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助力坚决依法打击黑恶势力形成磅礴舆论风向,近日,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普法办组织1名援助律师、2名普法志愿者和3名市司法局干部,深入乃东区郭莎社区和琼结县县城人员密集区,开展“扫黑除恶共参与 法治宣传在行动”主题普法活动。 宣传活动主要分三个环节: 一是邀请广大社区居民群众与普法机器人“雅砻小律”进行法治问答互动,以此吸引群众前来参与宣传活动。 二是由援助律师都勇同志向社区居民围绕“扫黑除恶专题常见名词以及‘恶势力’的特征和具体表现、‘恶势力犯罪集团’的特征及其具体表现”等问题以有奖问答形式进行提问,对于群众不熟悉或了解不够全面的现场予以解答,山南市普法办为参与活动的每一名群众发放法治宣传纪念品,以此鼓励群众积极参与。 三是接受现场群众的法律咨询,现场群众的咨询问题主要围绕婚姻家庭纠纷、农田和宅基地使用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山南市普法办还组织我市普法志愿者为现场居民群众发放普法宣传资料。 此次宣传活动旨在向社区居民群众广泛宣传打击黑恶势力的有关法律常识,鼓励引导社区居民群众积极揭发检举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线索。整个宣传活动共向广大社区群众发放“扫黑除恶共参与 法治宣传在行动”专题宣传折页450余份,发放印有法治标语的宣传品(毛巾、围裙、笔、环保袋)300余份,接受群众法律咨询17人次,在社区营造了浓厚的扫黑除恶舆论宣传氛围,切实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浏览次数:
46
更新日期:
2019
-
11
-
04
青羚网讯(记者 乔文俊)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司法部《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总体工作部署,扎实推进法律援助为民办实事项目民生工程,10月26日,青海省司法厅、青海省法律援助中心、西宁市司法局、青海省法律援助基金会携手青海省总工会、共青团青海省委、青海省妇女联合会、青海省残疾人联合会、青海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在西宁中心广场共同举办“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法律援助在行动主题宣传活动。本次活动采用法治文艺演出和法律援助主题宣传、群众参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全面生动地展示我省法律援助工作新进展、新成果,面对面、点对点为群众宣传法律援助政策,普及法律援助知识,扩大法律援助工作知晓度。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文艺演出和“我和我的祖国”快闪两大板块首尾呼应,法制讲座、宣传咨询、智能体验和案件受理四项法律服务,“法援惠民生”四类主题宣传,内容涉及五类人群,主题突出,形式多样,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大型节目《鼓舞盛世》、舞蹈《盛世花开》、相声《法援温暖你我他》、诗朗诵《法援,与你同在》等精彩节目赢得在场观众阵阵掌声。穿插其中的“1+1”行动青海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和法律援助受援人访谈让观众进一步了解了法律援助工作的意义和成效,法援知识有奖问答更是吸引了众多市民热情参与。为了达到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效果,本次活动专门设立了四大主题区域。文艺演出结束后,各区域宣传活动同步展开:法律宣传咨询区,由西宁市司法局组织的10家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律师接受群众现场咨询,答疑解惑。法制讲座区,由“1+1”行动志愿律师为社区群众讲解法律援助政策和农民工维权知识。案件受理指派区,由青海省法律援助中心和西宁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现场办公,进行案件受理和指派。在智能法律服务体验区,“青小律”智慧普法与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智慧普法与公共...
浏览次数:
144
更新日期:
2019
-
10
-
28
点击链接观看视频青海推出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街头普法【解说】10月26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中心广场上,众多民众聚集在一起,与两台名叫“青小律”的智慧普法与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进行现场对话。【解说】据了解,青海省司法厅通过法律援助主题宣传和群众参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在西宁市人口密集区域设立了智能法律服务的体验区,该区域放置了“青小律”智慧普法与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智慧普法与公共法律服务无人亭和智慧普法与公共法律服务触摸一体机等智慧司法终端,让在场的群众通过体验互动,感受到“淘宝式”的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同期】西宁市民张强包括机器人、服务亭,这些东西都比较新奇,在青海来说我也是第一次遇到,比较吸引人的眼球,通过机器人先把人聚集到一起,然后宣传的话,宣传面也比较大也比较好,里面的内容,(机器人)里面问的问题,那些都比较适合老百姓。【解说】西宁市民张强告诉记者,通过体验这些高科技法律服务产品,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和当地法律援助相关政策。相对于传统发传单等普法方式,和机器人聊天这种比较有趣味性的体验,老百姓更乐于接受。【同期】青海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工作人员杜长平法律宣传这一块,可能有时候会给老百姓带来一种感觉,就是特别枯燥乏味的,但是我们通过新时代“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这种方式,能给老百姓带来一种新的体验,更快的提高我们法律宣传的效果。
浏览次数:
144
更新日期:
2019
-
10
-
28
10月26日,青海省司法厅、青海省法律援助中心、西宁市司法局、青海省法律援助基金会携手青海省总工会、共青团青海省委、青海省妇女联合会、青海省残疾人联合会、青海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在西宁市中心广场共同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法律援助在行动主题宣传活动。本次活动采用法治文艺演出和法律援助主题宣传、群众参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全面生动地展示青海省法律援助工作新进展、新成果,面对面、点对点为群众宣传法律援助政策,普及法律援助知识,扩大法律援助工作知晓度。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文艺演出和“我和我的祖国”快闪两大板块首尾呼应,法制讲座、宣传咨询、智能体验和案件受理四项法律服务,“法援惠民生”四类主题宣传,内容涉及五类人群,主题突出,形式多样,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上午十点,法治专题文艺演出在大型节目《鼓舞盛世》中拉开帷幕。展现律师风采的舞蹈《盛世花开》、讲述法援故事的相声《法援温暖你我他》、赞美法援精神的诗朗诵《法援,与你同在》等精彩节目赢得在场观众阵阵掌声。穿插其中的“1+1”行动青海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和法律援助受援人访谈让观众进一步了解了法律援助工作的意义和成效,法援知识有奖问答更是吸引了众多市民热情参与。为了达到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效果,本次活动专门设立了四大主题区域。文艺演出结束后,各区域宣传活动同步展开:法律宣传咨询区,由西宁市司法局组织的10家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律师接受群众现场咨询,答疑解惑。法制讲座区,由“1+1”行动志愿律师为社区群众讲解法律援助政策和农民工维权知识。案件受理指派区,由青海省法律援助中心和西宁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现场办公,进行案件受理和指派。在智能法律服务体验区,“青小律”智慧普法与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智慧普法与公共法律服务无人亭、智慧普法与公共法律服务触摸一体机等智能终端精彩亮相,广大市民纷纷体验互动,感受高科技法律服务产品带来的便捷。同...
浏览次数:
151
更新日期:
2019
-
10
-
26
青海省省司法厅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聚焦主责主业,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整改落实,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司法行政队伍,为人民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强化措施推进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干部队伍“四化”建设调研,细化厅机关处室职能,按事设岗,按岗定编,落实职数配备,完善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为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搭台子,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定向培养、实践锻炼力度,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坚持政治引领、党建先行,严格落实“首提必政治”学习制度,永葆司法行政队伍政治本色。制定《青海省司法厅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组织举办培训班15期,参训人员800余名。积极开展选树典型活动,对60名优秀党员、29名优秀党务工作者、3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精准扶贫工作中涌现出的16个先进集体、31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监狱系统开展先进模范事迹巡回宣讲报告16场次,聆听报告3000余人,提振了党员干警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强化保障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坚决落实“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建设,推行“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模式,“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和“12348”热线平台基本实现全覆盖。市(州)级公共法律实体平台覆盖率达87.5%、县(市、区)达97.8%;乡镇(街道)公共法律实体平台覆盖率达99.7%、村(社区)达98.5%。28个县、11个乡镇布点39台智慧公共法律服务亭,8个市州和4个县(市、区)配发了“青小律”智慧普法与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落实“减证便民”要求,取消证明事项102项。136名外省律师和159名本地大学生志愿者赴无律师县开展“1+1”法律援助服务。制定出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经费保障意见》,指导推动专职人民调解员配备落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0925次,预防纠纷1722件,调解矛盾纠纷12656件,成功调处12303件,调解...
浏览次数:
169
更新日期:
2019
-
10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