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宣传“12348”青海法网、“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及公共法律服务亭等网络媒体,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事项及终端产品的社会知晓率、使用率和参与度。城西区的公共法律服务宣传员在“七一”建党日来临之际到岗,推动了宣传工作稳步开展。    宣传员的主要工作,是及时引导群众进入公共法律服务亭,为群众普及服务亭的使用及操作流程。对有法律需求的群众在智能咨询板块与法律服务团队进行实时视频咨询,解答多种法律问题。告知群众通过法律服务资源查询板块,可以查询到律师律所、公证处、调解机构、法律援助机构、司法鉴定机构分布。  城西区公共法律服务亭宣传员的到岗宣传,使百姓能够及时、准确、方便、快捷的解决法律需求,确保服务亭功能正常运转,进一步普及了公共法律服务智能亭的知晓率及使用率。
浏览次数: 134
更新日期: 2020 - 07 - 02
近年来,华亭市司法局通过整合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律师、公证、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成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以法律服务大厅、“12348”法律服务热线、公共法律服务终端“一厅一线一终端”统一运行组成,集中受理和解决群众及企事业单位法律服务事项,为社会提供综合性、一站式法律服务平台。  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运行中,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创新法律服务方式,切实将为民服务解难题落到了实处。    一是服务功能“专业化”。坚持内外联动,构建在线“微平台”,全面推行“日排查、周化解、月研判、季通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在线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建立“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安排15名律师深入12个乡镇,划片包干,“面对面”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二是服务内容“精细化”。针对群众法律诉求,严格实行“集中受理、分类办理、限时办结”工作流程,坚持“统一接待、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统一督办”,集约化开展法律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公证等公共法律服务工作。  三是中心管理“便民化”。以规范化的流程、标准化的服务、精细化的管理、人文化的说教,让群众法律需求在“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快捷办理体系中得到解决。公共法律服务终端“小律”,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信息网上综合查询、预约等服务。“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则提供全省集约服务。此外,为更好地倾听民意、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中心还设立了“领导值班台”,每周二由1名局班子成员在现场接待群众。目前,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共接受群众法律咨询3700余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721件,办理公证案件355件,发放法律宣传资料30000余份,实现了全市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精准化、便捷化,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为推动平安法治华亭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浏览次数: 231
更新日期: 2020 - 06 - 30
6月17日上午,玉林市司法局在新启用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召开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推进会,这是司法局重新组建后召开的第一次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会议。  图为公共法律服务推进会现场  2019年至今年上半年,玉林市各级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共接待法律咨询12370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622件,其中农民工案件918件,挽回经济损失2264.5 万元。办理司法鉴定3271件;办理公证业务10716 件;办理仲裁案件228件,涉及标的额4亿多元;调解矛盾纠纷28310件。  图为参会人员观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汇报视频  会议总结了2019年以来我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取得的成绩,全面梳理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短板,研究部署下一步我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推进的重点方向。  玉林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雄仁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图为参会人员参观新启用的玉林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咨询大厅  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法律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是由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满足各类主体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服务产品、服务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特别是加快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司法所、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尽快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的“两快”和均等普惠、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十二字”目标要求,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图为参会人员与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机器人进行互动  去年以来,玉林市各法律服务类别包括律师、公证、鉴定、法律援助、仲裁、普法宣传、人民调解等,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全市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高品质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形成合力,法律服务工作取得可喜成绩,从总体上看,由司法行政机关...
浏览次数: 144
更新日期: 2020 - 06 - 17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其内容覆盖人民生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为切实助力各级机关单位推进民法典学习宣传实施,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法律应用分社暨北京法宣在线科技有限公司及旗下北京人人律智能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专业团队,第一时间在小律在线·线上智能法律咨询机器人(简称“小律在线”)上线“民法典专区”,打造学习民法典的“快速通道”,通过“指尖上普法”,更好地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小律在线“民法典专区”即日起,大家可以微信搜索关注“人人律人工智能”,点击菜单中的“小律在线”进行体验。小律在线体验方式在“民法典专区”,不仅能搜索到民法典法条及民事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还能了解专家学者、法学“大咖”对民法典全方位、多角度的点评,学习民法典总则编和各分编专题内容、典型案例。“什么情况可以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知名的‘网名’受保护吗”“哪些情形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这些法律疑难,可以在“常见问题”版块进行查询,及时获得专业法律指南。小律在线还开通了法律咨询、法治资讯、便民查询、法治宣传多个服务版块,提供热门法律问题和司法行政业务智能咨询与问答、智慧生成法律服务解决方案、找律师、找司法鉴定机构等功能,让群众随时随地享受智能化的线上法律服务。目前,小律在线开放免费使用,关注公众号“人人律人工智能”立即申请使用。成功提交申请后1个工作日内,我们的工作人员会与您联系,请密切关注,同时欢迎留言提出您的宝贵建议!
浏览次数: 578
更新日期: 2020 - 06 - 17
为扎实推进我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厅领导要求和工作部署,省司法厅二级巡视员李连才一行赴海南州、黄南州开展调研指导工作。    调研组深入各县和部分司法所、村(社区)实地查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站、村(社区)工作室建设,翻阅各类工作台账资料,查看公共法律服务亭、“青小律”机器人使用情况,并现场与工作人员交流。  在座谈会上,各司法局负责人就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和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调研组针对存在的困难、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同时,就进一步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严格按照司法部、省委省政府、省司法厅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好《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高位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实体平台建设工作,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        二要加大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公共法律服务亭、“青小律”机器人、“12348”青海法网、“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的推广和应用,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实现“一站式”法律服务。        三要扎扎实实抓好法律援助工作,加强优化服务工作方式,做到“应援尽援”,把法律援助这一民心工程做好、做实。        四要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公共法律服务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解决法律顾问人员缺乏的问题。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百姓了解公共法律服务职能作用,遵循“覆盖城乡、惠及全民”...
浏览次数: 131
更新日期: 2020 - 06 - 12
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司法局以深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抓手,统筹各类资源,通过“聚焦式”、“零距式”、“指尖式”普法,积极构建普法大格局。        聚焦式”重点普法,提升法治意识。        紧紧围绕东胜区委区政府重大部署,聚焦宣传贯彻宪法这一重点,大力开展服务民营经济发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污染防治、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疫情防控等专项法治宣传活动,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积极开展与市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围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知识产权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打造两辆“法律服务大篷车”,利用重要时间节点,针对各类群体,常态化开展“送法到群众中间”等主题宣传活动。用足用好法治宣传形式及载体、创新推出线上“普法微剧场”,采用以案释法的形式,为市民普及与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让普法工作更接地气、更有实效,不断提升普法覆盖面和群众知晓度、满意度。法律服务大篷车”深入大街小巷宣传普法知识“普法微剧场”——聚焦“命案防控”法治宣传为农民普及法律知识 发放各类宣传资料        “零距式”特色普法,渗透法治意识。        有效整合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普法服务队伍,依托“东胜区法律服务超市”、“法律服务大篷车”、“东胜区法治宣传与法律学习日”、“大律师与市民面对面”、“法律学校”等品牌工程,借助“七五”普法、“法律六进”等活动,多维度推进普法教育宣传工作。着力打造了“蒙汉双语...
浏览次数: 260
更新日期: 2020 - 06 - 12
近日,贵州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出台《贵州省法治乡村建设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贵州省法治乡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任务,列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为贵州省法治乡村建设提供一个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行动指南。       《意见》指出,到2022年,努力实现涉农地方法规规章制度更加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更加完善,乡村执法质量明显提高,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更加精准有效,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35年,乡村法治可信赖、权利有保障、义务必履行、道德应遵守,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开创新局面,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法治乡村基本建成。       一、完善涉农领域立法       健全完善与贵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涉农法规体系,根据《土地管理法》的修改情况,加快推进我省土地管理方面法规制度的研究工作。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重点就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乡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等立法研究。依法开展涉农规章的立法后评估工作,提高农业农村领域立法科学性,促进相关规章有效实施。       二、规范涉农行政执法       全面深化农村基层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基层执法队伍,合理配置执法力量资源,推动执法力量向基层倾斜,积极推进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规范农村基层行政执法工作,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职责和权限执法。加强对执法工作的监督,健全完善农业领域投诉举报处理工作机制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进一步落实农业农村领域行政执法三...
浏览次数: 185
更新日期: 2020 - 06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