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推荐新闻
2023 - 07 - 03
点击次数: 199
日前,山东省济宁市出台了《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化终端向镇(街道)、村(社区)延伸,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将兖州区、金乡县确定为前期试点县市区,明确了“到2023年底,在镇(街道)、村(社区)基本试点建成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化全覆盖,有效使用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这是我市司法行政领域在推进乡村智能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中做出的又一创新举措。“有了‘智能公共法律服务亭’,不...
2023 - 05 - 30
点击次数: 162
贵州心放律师事务所李丹立律师不久前接手了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刑事案件,但案件的被告在六盘水某地看守所中,以往,她要从工作单位贵阳开车到羁押场所,来回一趟车程至少5个小时。如今,他不出贵阳就能把事办了。这得益于贵阳市司法局推广应用的律师远程视频会见系统。李丹立律师通过线上提交预约手续后,按照预约时间到贵阳市指定会见地点与被告进行了会见。“线上会见避免了前往看守所的长途奔波,以及繁琐的安检程序和走访...
2023 - 05 - 09
点击次数: 283
2022年以来,甘肃省天水市积极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聚焦“选育管用”,着力培养在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维护农民合法权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法律明白人”,筑牢乡村振兴法治根基。健全制度机制推动培养工作提质增效制定印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实施方案,把“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纳入法治社会建设和“八五”普法规划,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力量,着力构建民政、农业农村、乡村振兴多部门协...
2023 - 04 - 26
点击次数: 259
法律明白人是参与法治乡村建设和基层依法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提升工程,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确保“八五”普法工作落地落实的有效举措,是落实“三抓三促”行动、推动法治乡村建设的具体实践。近年来,甘肃省陇南市立足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持续深化“法律明白人”培养,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在参与法治宣传教育、矛盾纠纷化解、基层依法治理等方面的优势作用,推动法治润民心、解民忧、惠...

青海: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来了新同事,颜值高服务好还有一个“智慧大脑”

日期: 2020-04-29
浏览次数: 132
来源: 民和县司法局

导语

随着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需求的提升,服务方式也在发生着转变,从传统的法律服务模式逐渐转变到方便快捷的智能型法律服务模式。青海省民和县司法局创新公共法律服务方式,引入“青小律”智慧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在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法律服务的同时,也让法律服务走上科技化、信息化之路。


为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品牌,进一步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功能和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法律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争创一流”服务大厅,民和县司法局自4月初开始对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现已全面投入运行。


升级改造后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突出“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流转办”和线上线下并行的公共法律服务机制,强化公共法律服务监管。


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从“便民为民”的服务理念出发,在大厅外设有“灯箱式”的指示牌,醒目的“自觉守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用法,解决问题靠法”标语映入群众眼帘。


大厅内设有LED显示屏,作为方便群众共享公共法律服务的信息宣传平台,很好地配合了特定阶段重心工作的宣传。大厅内设置半开放式接待柜台,柜台前设置业务服务分项内容LED指示屏,方便群众根据引导选择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行政复议等多项服务。群众无论有各种诉讼、非诉讼法律需求,都可直接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时办理。


【媒体报道】5.6青海: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来了新同事,颜值高服务好还有一个“智慧大脑”594.png


中心统筹设置“青小律”智慧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等智能终端。“青小律”智慧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是集智能化、便捷化、高科技于一体的法律人工智能终端,其大脑云端储存了15万多个智能法律问答数据,群众只要叫出“小律”的名字,然后说出需要咨询的法律问题,它便会给出专业、精准的回答,还能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专业的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法律咨询、查询等服务,便利群众咨询了解各类法律问题,形成一厅(法律服务大厅)、一线(热线)、一网(法律服务网)的现代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


在休息等候区,设有等候椅、彩页、书籍等宣传材料供群众翻阅,便民服务台为群众提供饮水机等人性化、公益性服务。


如今,民和县公共法律服务“更上一层楼”。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作为新时代基层司法工作全程服务窗口,充分体现了民和县司法行政系统响应省厅市局工作要求和践行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以及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