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推荐新闻
2023 - 10 - 19
点击次数: 127
自2023年6月18日首届法治时代创新论坛各分论坛活动发布以来,组委会收到了近千件法治创新案例、创新人物的申报和创新论文的投稿。由于法治创新案例、创新人物和创新论文的申报需求较为强烈,为充分宣传展示各地法治建设成果,应广大读者的要求,经活动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研究决定:原定于2023年11月17-18日举办的首届法治时代创新论坛各分论坛活动暨2023年法治创新案例、...
2023 - 09 - 13
点击次数: 157
近年来,宁夏司法行政系统以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为目标,以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为导向,不断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凝聚发展力量,在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保障上下深功,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努力把关乎百姓利益的要紧事做实做好,着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让群众享受更多公共法律服务成果提升服务水平,落实便民举措,有效发挥法律服务集聚效应,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服务就在身...
2023 - 09 - 07
点击次数: 130
近年来,吉林省把“法律明白人”培养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遴选、培育、管理、服务、宣传五个环节上持续发力,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在法治宣传教育、矛盾纠纷调解、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坚持“选、备、全” 推动“法律明白人”遴选有的放矢“选”字当头,高标准选树“法律明白人”...
2023 - 09 - 06
点击次数: 123
为持续推动公共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青海省海西州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将“互联网+”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信息实现“零距离”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各类智能终端向基层延伸,实现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法律查询、智能法律服务等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事项资源下沉和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供给。不断加大农牧区自助法律服务设备配置投入,引导群众...

“智慧司法”与“法治中国”

日期: 2020-07-06
浏览次数: 274
来源: 北京日报

“智慧司法”与“法治中国”是新时代中国法学和法治领域的两个“热词”,受到国内外同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人们之所以高度关注,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希望当代中国的司法能够通过深化改革和智慧司法建设,早日摆脱“司法腐败”的阴影,切实解决“立案难、胜诉难、执行难”等老大难问题,充分实现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期待中国的全面依法治国能够通过“国家治理领域”的这场广泛而深刻的法治革命,彻底跳出“人治”窠臼,有效规范制约公权,充分尊重保障人权,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实现人民福祉,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法治强国。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深化司法改革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关键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节点,我们深入研讨“智慧司法与法治中国”的理论、制度、技术和实践等问题,具有如下重要意义。


一是法学法律界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和重要举措。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引领,坚持法学理论创新与法治实践发展相结合,以智慧司法和法治中国建设作为主题,展开跨学科、多专业、大视野的深入研讨,有助于创新依法治国理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法治化,加快建设法治中国。


二是有助于推动法治观念更新和法学方法创新发展。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法治革命”,不仅对传统法治观念和法学方法产生了史无前例的挑战(有些甚至是不以我们法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颠覆性挑战),而且呼唤超越自我的法学新知识,期待型塑重构法治新理念,企盼转型升级法学新方法。这种挑战和机遇,正在和必将促使传统法治理念和法学方法通过深刻变革,以适应新技术革命解放和发展“法治生产力”的新需求,从根本上推动传统法治和法学获得新生。


三是有助于推进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法治体系的系统集成、协调发展。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进入法治领域引发的“法治革命”,不仅是头脑、观念、思维和理论层面的变革,而且全方位地反映在国家制度、法治体系和法律规则的层面。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既需要更加科学完备的制度、法律和规则,更需要推进既有制度体系、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的系统集成和优化组合。深入研讨智慧司法与法治中国建设的问题,有助于运用网络信息等新技术新思维,解决长期以来国家制度建设中的瓶颈性、制约性、失范性难题,进一步完备制度体系,优化运行机制,使以法律制度为支柱的国家制度体系,能够全面统筹、协调发展,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治理机能,产生重组裂变的“化学反应”。


四是有助于深化司法改革,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优势,转化为良法善治的治理效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智慧司法建设,可以前所未有地助推司法改革和公正司法。例如,全面建设智慧法院,发挥司法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作用。建设智能语音云平台,可以为法官办案提供更高效的智能辅助;推进电子诉讼应用,逐步实现网上阅卷、证据交换、网上开庭和电子送达,可以使老百姓“打官司”更加方便、更有效率,等等。


五是有助于促进网络信息技术与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度融合,推动新时代的“法治革命”和“互联网规制”。法治和法学的创新发展,新时代“法治革命”的爆发,离不开网络信息新技术的全面支持、深度参与和不竭动能;而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的健康发展,也迫切需要法律的规制、促进和保障。法治与互联网双轮驱动,两者相互依存、彼此促进、共同成长。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