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推荐新闻
2023 - 04 - 25
点击次数: 152
近日,广州市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司法部及广东省司法厅有关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规划部署,全面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正式出台《广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3—2025年)》。《规划》共分为九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规划背景、总体要求、坚持和加强党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发展、深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保障司法公正、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涉外...
2023 - 04 - 24
点击次数: 404
4月17日至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司法厅在贵港桂平市举办第二期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训班,自治区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陆建武,贵港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志军出席开班仪式 。培训班采取专题学习、现场教学、网络直播、经验分享等形式,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全面育好“法律明白人”,全力夯实基层法治根基。来自贵港市、玉林市、梧州市村(社区)法律明白人代表100多人参加现场培训,全区近2万人通过“贵港...
2023 - 04 - 24
点击次数: 101
近年来,宁夏一大批“法律明白人”扎根基层一线,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法治力量。目前,全区2842个村(社区)共培养“法律明白人”77012人,其中“法律明白人”骨干9456人,基本达到平均每个村(社区)有“法律明白人”27人,骨干3人。“法律明白人”参与法治宣传38776场(次),参与化解矛盾纠纷13911件,引导群众依法维权、申请法律援助等2112人次,参与村规民约制定750人次。
2023 - 04 - 24
点击次数: 135
聚焦12项任务!2023年江西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要点发布

让法律服务“活”起来——陕西省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扫描

日期: 2021-09-26
浏览次数: 21
来源: 陕西政法

“你好‘小律’,申请司法鉴定需要哪些资料?”

“你好‘小律’,哪些服刑人员适用于社区矫正?”

8月24日,西安市莲湖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大厅,在一名充满智慧的“法律服务人员”的指引下,笔者了解到了办理业务所需资料和详细流程。这位作为“法律服务人员”的“小律机器人”,不光有着智慧的“大脑”,还有着呆萌的外表和温柔的声音。作为“明星员工”的“小律机器人”,在接收问题和指令后,会在“大脑”中进行极速检索、分析及计算,几秒钟之内,就可给出准确答案或按指令完成相应动作。这是“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的一种鲜活的形象展示。

“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是陕西省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建设的成果之一。

近年来,陕西省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建设中强化科技支撑,加速“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创新应用,精心打造“智慧法律服务”。截至2020年年底,陕西省已经在117个市、县(区)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83个乡镇(街道)的公共法律服务站,19741个村(社区)的公共法律服务室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全面覆盖,让群众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就能享受“一站式法律服务”。

实 体

进一个门办法律实事

2020年3月12日12时许,张某驾驶一辆小型客车与彭某所骑电动车发生碰撞,致使彭某受伤。事故发生后,西安交警莲湖大队作出责任认定:张某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彭某无责。

因正值疫情期间,彭某在医院检查后回家治疗,由儿子照顾看护。在与肇事者及车辆投保保险公司因赔偿问题协商未果后,彭某将肇事者及保险公司起诉至莲湖区人民法院,并向莲湖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彭某年过七旬、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符合法律援助条件,莲湖区法律援助中心及时指派律师承办案件。经开庭审理,法院最终采纳了法律援助律师的意见,判决保险公司支付彭某各项费用合计9282元。受援人彭某接到赔偿款的那一刻,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向莲湖区法律援助中心和律师连连致谢。

据了解,莲湖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大厅在劳动争议、医患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等案件处理中,不断深化“援调对接”工作模式,利用全区188个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系点,形成15分钟法律援助服务圈。2020年,该服务中心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103件、认罪认罚从宽法律帮助案件932件,办案数量、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均在全市名列前茅。

在陕西各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建设,整合了律师、公证、法治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社区矫正等法律服务资源,依托司法行政业务用房、政府政务大厅、法律援助机构、司法所等独立用房和场所,建立完善临街一层无障碍、功能设置合理的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让群众办事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深受群众欢迎。

热 线

打“12348”享法律服务

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怎么办?

劳资纠纷,怎么办?

遇到点麻烦事,没学过法律,怎么办?

……

在陕西,你可以找“12348”。

“张律师,谢谢您!老板拖欠的6000元工资要回来了,谢谢您提供的法律建议。”

2021年3月,毕业不久的小磊在西安打工,因待遇问题离职,被拖欠的工资一直没有发放。

6月初,小磊拨打“12348”寻求法律援助,并在法律服务中心值班律师的指导下,顺利拿回被拖欠的6000元。

据了解,“12348”热线平台相当于法律服务中的“110”。一个热线打进来,简单问题可即时解决,复杂的问题可转接到专业服务窗口处理,完全突破了空间界限,成为实体平台的有效补充。截至2020年,全省建立了130个“12348”法律服务热线座席,值班律师向社会公众提供法律服务,共接听解答群众法律咨询56万人次。“12348”热线平台同时开通了农民工、退役军人维权的绿色通道,还运用网络手段,提供远程法治教育、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服务,切实消除偏远地区法律服务盲点。

网络

找“陕西法网”解法律难题

作为陕西省司法厅打造的法律服务专业网站,陕西法律服务网(“陕西法网”)囊括律师服务、公证服务、法律援助、司法鉴定、仲裁服务、基层服务、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十多项法律服务。

除门户网站外,“陕西法网”还设有微博、公众号等媒介平台,让群众足不出户享受指尖上的专业法律服务。

据了解,陕西省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对接业务信息系统,实现了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事项的网上办理,涌现出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热衷公益法律服务的公益法律人。陕西法律服务网在平台深度融合的基础上,着力建设一支热衷于公共法律服务的专业队伍,形成了“三梯式”专业队伍布局:第一梯是由全省721家律师事务所、117家公证机构、117家鉴定机构、116家法律援助机构、8个仲裁机构、465家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所有法律工作者组成的专业化服务队伍;第二梯是由公共法律服务驻场机构和驻场工作人员262人组成的专业队伍;第三梯是打造的共28人的法律服务小分队,专门提供网上预约分配、工单监管、工单核查等业务,充分满足了群众“随叫随到、即问即答”的需求,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全天候精细化服务模式。“三梯式”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布局,形成了上下贯通、功能齐全、便捷高效、智能操作于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在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建设中,陕西省司法厅强化科技支撑,加速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了集群管理,通过业务整合、数据融合,群众诉求“一次受理,三台通行”。

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还建立健全了村居法律顾问制度,探索推行“一个顾问+一个微信群+一个自助系统”的服务模式,共建立了8652个微信群、560个法律服务自助系统。全省共有8690名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了17022个村和2719个社区的法律顾问,采取线下律师定期值守、线上律师随时提供服务的方式,为群众打造了一个家门口触手可及的“法律超市”,充分发挥了平台优势和创新聚集作用,为保障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提供了全方位的法律服务。

(高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