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推荐新闻
2023 - 10 - 19
点击次数: 127
自2023年6月18日首届法治时代创新论坛各分论坛活动发布以来,组委会收到了近千件法治创新案例、创新人物的申报和创新论文的投稿。由于法治创新案例、创新人物和创新论文的申报需求较为强烈,为充分宣传展示各地法治建设成果,应广大读者的要求,经活动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研究决定:原定于2023年11月17-18日举办的首届法治时代创新论坛各分论坛活动暨2023年法治创新案例、...
2023 - 09 - 13
点击次数: 157
近年来,宁夏司法行政系统以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为目标,以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为导向,不断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凝聚发展力量,在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保障上下深功,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努力把关乎百姓利益的要紧事做实做好,着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让群众享受更多公共法律服务成果提升服务水平,落实便民举措,有效发挥法律服务集聚效应,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服务就在身...
2023 - 09 - 07
点击次数: 130
近年来,吉林省把“法律明白人”培养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遴选、培育、管理、服务、宣传五个环节上持续发力,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在法治宣传教育、矛盾纠纷调解、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坚持“选、备、全” 推动“法律明白人”遴选有的放矢“选”字当头,高标准选树“法律明白人”...
2023 - 09 - 06
点击次数: 123
为持续推动公共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青海省海西州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将“互联网+”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信息实现“零距离”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各类智能终端向基层延伸,实现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法律查询、智能法律服务等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事项资源下沉和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供给。不断加大农牧区自助法律服务设备配置投入,引导群众...

人工智能来了,法律人才培养该如何转型

日期: 2019-04-09
浏览次数: 80
来源: 深圳商报

4月9日下午,人工智能背景下法律人才培养转型研讨会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留仙洞校区举办,来自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广东财经大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深圳市司法局等专家出席了此次活动。

人工智能来了,法律人才培养该如何转型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秋明教授,指出应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技能人才。陈秋明教授认为,人工智能作为国家战略任务对校企合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希望经济学院及法律事务专业更好地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的更新。


人工智能来了,法律人才培养该如何转型


研讨会上,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院长赵亮教授作了题为《人工智能法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报告,详细介绍了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二级学科的建设实践。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副主任江溯博士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对法律教育的影响》的报告,对智慧法治的内涵、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法务做了重点介绍,提出法律与科技交叉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孙占利教授对智慧社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人工智能法律教育应打破法律人的技术“壁垒”,研究技术与法治的耦合,结合科技伦理、技术理性实现法治理性。深圳小法博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张力行教授重点介绍了公司AI裁判机器人、AI裁决书生成系统、合同审核系统、仲裁机器人等法律AI产品的研发原理及其功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文秘专业主任徐飚教授则从全国司法系统书记员的招聘和录用数据出发,提出司法辅助人才急缺,高职法律人才培养必须强化速录教学。


此外来自市司法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公安局和宝安法院的代表们结合司法实务的工作实际及信息化建设的岗位需求,对司法辅助人才素养提升提出了具体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