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州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准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打造了3142个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以下简称“公法平台”),实现市、区、镇(街)、村(社区)四级公法平台全覆盖,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转变,平台总数位居全省第一。依托四级公法平台,着力构建“1+5+N”(1个市级公法平台,暖企、涉外、民生、治理、纾困5类专门公法平台,N个其他各类公法平台)现代公法平台体系,不断推进差异化平台建设,以高水平法治服务高质量发展,其中5类专门公法平台数累计115个,位居全省第一。今年以来,公法平台累计为群众提供各类业务咨询和办理超9.5万件次,公证25.8万件次,鉴定6.2万件次,服务重点企业和中小微企业1万余家,挽回企业经济损失超3亿元。产业园区公法站走进产业园区提供法律咨询。一批公共法律服务“国字号”“省字号”平台涌现:越秀在全国率先成立法治非诉中心创新构建“1234”(一个平台、两支队伍、三维网络、四项机制)调解工作体系,打造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大调解”工作格局;增城成立全省首家法治乡村工作室,将公法室、人民调解室、驻村法律顾问工作室、辖区民警工作室、乡贤工作室等平台整合,提供“一站式”“全天候”的公共法律服务;天河契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服务需求,设立全市首个城中村新业态公法站;黄埔率先建成33个产业园区公法站,打造全市唯一的产业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实践基地;番禺在全市首创“残疾人法律援助证”工作模式,向340名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颁发了法律援助证。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魏丽娜 通讯员 余金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彭文强
浏览次数:
9
更新日期:
2024
-
09
-
29
今年以来,浙江省舟山市全域推进“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骑行15分钟、偏远山区或海岛车行15分钟即可享受公共法律服务”的“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试点任务,助力更高水平的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1至8月,舟山市各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共解答法律咨询20505件,办理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调解等法律业务44593件,群众满意率达98.65%,全域推进“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打造公共法律服务“高清矩阵” 舟山市持续完善市县乡村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主阵地,形成“5+36+418+N”即5个市县中心、36个镇街站、418个村社点、N个服务点(驿站)的公共法律服务“高清矩阵”。同时,制定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服务标准,编印《舟山市“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服务指南》,明确公共法律服务事项清单,实现服务能力和质效的提升。 通过构建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一体化空间治理地图,充分集成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调解、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法治宣传教育、行政复议等各项服务产品,舟山现已上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自助终端设备、二维码服务指引牌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416个,归集律师事务所、公证处、人民调解组织、法律援助中心等法律服务机构728个。 此外,舟山市持续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力量,加强智能终端设备配备,为基层新增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机和桌面智能终端139台,并组建“舟山市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团队,现有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专职网格员等志愿者1076人。提升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实效,今年以来开展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法治体检、合同修订、纠纷调解等法律服务活动4600余次。 推进涉企法治服务“高效集成” 近两年,舟山市不断优化“基础+增值”法治服务,统筹设立法治服务专区,明确涉企法治服务事项目录,梯次推进第一批18项涉企法治服务“一...
浏览次数:
4
更新日期:
2024
-
09
-
29
9月25日14:30,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文勋,威海市威海卫公证处主任姜鹏介绍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公共法律服务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满足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市司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通过完善制度设计、整合法律资源、强化平台建设,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今年,市司法局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先进集体、全国法律援助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实体平台建设逐步完善。目前,全市建成市、县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8个,镇(街)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73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2721个,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实体平台全覆盖,城乡“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基本形成。热线平台咨询数量快速增长。将“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归并整合,设立了6个值班坐席,实行了“7×24”运行机制,确保服务不间断、有事实时办,年均解答来电咨询4.2万余人次。网络平台服务稳步提升。在“法治威海”微信公众号开设了公共法律服务版块,设置了法律咨询、在线申请等服务功能,涵盖了法律服务、学法督查等3大模块14项服务内容,通过“网上办、掌上办、随时办”,年均为群众提供服务3万多人次。法律服务行业健康发展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行业活力增强,法律服务质量和公信力不断提升,新时代大调解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全市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基层法律服务行业法律服务机构180多家,法律服务人员1400余人,人民调解组织3105个...
浏览次数:
2
更新日期:
2024
-
09
-
29
今年以来,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老君镇积极探索创新工作路径,在皇塘村打造了“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发动退休干部及热心公益的村民担任法律明白人,充分利用他们熟悉乡俗民约的优势,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有效化解了多起矛盾纠纷。通过将村法律顾问与“法律明白人”的“本土智慧”相结合,构建了多方参与、共同治理、成果共享的基层治理新体系,为法治乡村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打造基层普法先锋,助推精准普法从今年5月份起,工作室坚持每周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不仅提升了法律明白人的专业素养,还为他们搭建了一个交流互动、共同成长的平台。在法律明白人工作室的定期学习交流会上,律师们针对农村常见的法律问题,如婚姻家庭中的彩礼问题、农村自建房转让等进行深入讲解,受到广泛好评。“吴律师讲的彩礼问题,非常实用,对我们化解农村矛盾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一位王家沟村的法律明白人说道。夯实基层法治基础,做好送法上门在皇塘村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前来咨询的群众排起了长队,一名前来咨询的群众说“我们不懂法,到城里咨询又远得很、也不知道找谁,现在可以直接到工作室咨询,非常方便。”皇塘村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创新采用“1名村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的服务模式,法律顾问定期坐班,与法律明白人携手将法律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专业的法律咨询。这一举措不仅有效解决了村民的法律困惑,还从源头上预防了矛盾纠纷的发生,为乡村的和谐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已开展“1+N”活动8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6起,培训法律明白人超过百人次,为群众提供法律建议近百条。筑牢基层平安防线,积极化解纠纷在工作室设立“我们的风采”背景墙,展示了老君镇法律明白人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解工作的身影,激发他们的荣誉感、集体感。他们不畏严寒酷暑,无论白天黑夜,始终坚守在调解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法律明白人”的责任与担当。今年以来,辖区“法律明白人”累计参与...
浏览次数:
130
更新日期:
2024
-
08
-
22
近日,结合常态化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进一步推动落实省、市公共法律服务综合提升行动任务安排,甘肃省白银市司法局由分管领导带队,公共法律服务科具体负责,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地督导和案件交叉评查工作。督导组对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落实《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甘肃省“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白银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相关指标任务情况,进行了实地督导,检查了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情况,以及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机等智能设备使用情况;重点查看法律援助经费监督管理使用情况和法律援助案件质量集中评查情况,公证案件检查评查工作情况,司法鉴定机构档案管理、收费管理、文书质量等方面的工作情况。下一步,白银市司法局将对评选出的优秀案件通过网络、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向社会集中推送发布,抓好工作宣传,切实提高公共法律服务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来源:甘肃省司法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学习之目的。本文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更正或删除。
浏览次数:
139
更新日期:
2024
-
08
-
22
吉林省白山市司法局始终把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作为落实民生实事的重要任务,秉承“应援尽援、应援优援”的理念,以实施法律援助惠民工程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工作,促进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涉法诉求解决有渠道、服务有保障、援助有力量。搭建载体 依法维权有依托市、县(区)两级法律援助中心积极作为,在退役军人事务局、军分区、武装部及驻白部队设立了共计14个“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站”与“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并与市妇联携手共建“军嫂维权工作站”1个,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律援助网络。同时,加速推进“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建设,于法律需求密集的单位、社区及村屯增设146个“法律援助便民联络点”,并充分发挥全市157个“法律援助工作站”的职能作用,形成了以市、县(区)法律援助机构为主体,工作站为补充,便民联络点为基点的四级联动实体服务网络,为军人军属及退役军人提供优质、专业、快捷的法律援助服务。优化服务 依法维权有保障坚持法律拥军服务先行原则,积极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把与民生紧密相关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范围,设立便民接待窗口,开辟“绿色通道”,推行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四优先”服务举措,确保“全覆盖、零门槛”。此外,组建由30名专职律师组成的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志愿团,通过驻点服务、上门问需、电话热线等多种形式,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专业法律服务。同时,严格把控案件质量,选派对军人军属及退役军人有深厚情感、精通涉军法律政策、办案经验丰富的律师参与法律援助与诉讼维权,确保每一次援助都能精准高效,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聚焦重点 依法维权有成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对符合法律援助的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做到“应援尽援”,通过综合运用非诉讼与诉讼手段,有效促进了社会治理创新与公共...
浏览次数:
137
更新日期:
2024
-
08
-
22
7月以来,托克逊县司法局依托“法润天山·火洲行”公共法律服务专项活动,积极开展“法律服务+普法宣传”系列活动,让法治精神浸润民心。7月18日,托克逊县司法局联合新疆银涛律师事务所走进新疆礼信材料有限公司,对涉及劳务关系纠纷、工伤赔偿等相关法律难题开展专题讲座,同时发放民法典、法律援助法等宣传册和宣传品,倡导职工加强法律知识地学习,增强法治意识。7月22日,托克逊县司法局联合县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证处、律师事务所等多家单位,在宪法主题公园联合举办“法润天山·火洲行——基层法治巡回宣讲”活动,来自各单位的普法宣讲员们围绕宪法、民法典、预防电信诈骗、环境保护法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讲解,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7月26日,托克逊县司法局走进驻地部队,围绕婚姻家庭、财产继承、涉军维权等方面开展专题法律知识讲座,并现场开展法律咨询解答服务。“依托‘法润天山·火洲行’公共法律服务专项活动,我们还整合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将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托克逊县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辛晓英介绍道。7月24日,托克逊县司法局博斯坦司法所在硝尔坎儿孜村成功举办“法润天山·火洲行”公共法律服务活动,现场为村民提供一对一的法律咨询服务。7月26日,托克逊县司法局伊拉湖司法所在巴扎集市搭设法律咨询台,为赶集的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律师现场开展民法典、法律援助法等法律宣讲。据了解,托克逊县司法局已开展“法润天山·火洲行”公共法律服务专项活动35场,接待群众2800余人,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难题。 来源:托克逊县司法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学习之目的。本文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更正或删除。
浏览次数:
212
更新日期:
2024
-
08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