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司法厅针对全区公共法律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整合近1万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机构和智能终端资源,打造“宁夏云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成全区公共法律服务协同办公“一张网”,打通了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了人民群众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首选率和满意率。一是坚持覆盖城乡,激发“便民”聚合效应。围绕“数字法治 智慧公法”总目标,探索“互联网+法律服务”模式,整合律师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业务,为群众提供24小时“一站式”法律服务。将全区3120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4000多个公证处、司法鉴定机构、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人民调解组织,3118台智能终端,以及宁夏法网、12348热线全部纳入云中心,赋予平台法治惠民新内容,实现法律服务业务全覆盖。二是坚持普惠均等,放大“惠民”叠加效应。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打造集法律咨询、普法宣传、信息查询、预约服务、在线办理于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淘宝超市”,实现了“查、问、办、学、用”五位一体综合性法律服务功能。群众可通过云平台进行法律查询、预约申请、智能生成法律意见书、专属法律文书、同类案件类比分析、法律计算器等多项法律服务。运用网络服务、远程视频服务模式,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移动服务、随身服务方向发展,促进优质资源向欠发达地区辐射。三是坚持便捷高效,催化“为民”共生效应。着眼方便快捷服务于民,摒弃传统网络服务平台实名注册、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等复杂登录程序,实现单点登录、即点即用,群众无需注册便可进入云公共法律服务淘宝超市,自主选择法律服务产品。整合智慧公共法律服务调度管理平台及相关业务办理模块,打造集前台受理、中台指派督办、后台办理于一体的在线办理功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搭建公共法律服务远程视频咨询、智能咨询、电话咨询、留言咨询等功能,群众通过“云”技术,可足不出户视频连线各类公共法律服务机构,“零...
浏览次数: 158
更新日期: 2024 - 04 - 16
3月27日,司法部在京召开全国法律援助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暨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表彰300个法律援助先进集体、450名先进个人和698个公共法律服务先进集体、944名先进个人,部署新征程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党组书记、部长贺荣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持续努力、辛勤付出,我国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公共法律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为服务经济发展、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作出积极贡献。会议强调,新征程上,公共法律服务要牢牢坚持党的领导,进一步加强行业党的建设,强化政治引领,加快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要践行法治为民宗旨,做强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发挥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作用,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采取硬实措施解决均等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要做精专业法律服务,加强律师、仲裁、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等领域专业能力建设,推进仲裁法、律师法等修订,切实提高公共法律服务能力水平。要围绕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需求,加强高品质法律服务供给,加快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能力。要做大做强公益法律服务,拓展服务领域,发展公益法律服务队伍,协调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形成更强合力。在京部党组成员,受表彰代表,部有关厅局、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各地司法厅(局)相关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会。各地司法厅(局)主要负责同志、相关局(处)全体干部、相关协会中层以上干部在分会场参会。来源:司法部
浏览次数: 171
更新日期: 2024 - 04 - 16
近日,北京市司法局召开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会。会上,对2023年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情况进行了通报,部署了2024年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化、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优质化、司法鉴定行业规范化等全市公共法律服务3个方面12项重点工作任务: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化◆ 在全市开展“法润京华”首都公共法律服务专项行动月活动,统筹法律援助、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人民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力量,通过“走基层”“进企业”“毕业季”“开放日”等具体举措,对人民群众、企事业单位、大中院校等在基本民生、企业经营等方面的法律服务需求,提供精准、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 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首都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发展的若干措施》,各区、各行业协会和服务机构结合本区本行业本机构实际,细化分解梳理年度落实清单;◆ 组织开展公共法律服务第三方评估,检测“十四五”规划完成进度和公共法律服务群众满意度。各区要积极全力配合,实事求是提供情况;◆ 全面开展品牌创建,2024年底每区要建成10个以上公共法律服务品牌。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领域要深挖先进典型,采取多种形式,拓宽宣传渠道,宣介推广首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优质化◆ 全年预计开展案件同行评估4次。案件优良率低于60%或出现不合格案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将在全市范围内通报并责令整改。年内开展一次各区法律援助专项互评互查,考核打分、通报结果,同步将考核结果纳入全市依法行政考核;◆ 推动建立法律援助工作专业委员会。市、区法律援助中心要优选以政府采购方式选定形成法律援助服务机构集群,组建法律援助服务律师团队。各法律援助中心探索形成专业服务团体,保障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服务需求,结合实际,成立专业服务律师团队班底;◆ 常态化组织京津冀三地法律援助业务培训会和开展特殊群体法律援助专项维权活动,全面梳理法律...
浏览次数: 167
更新日期: 2024 - 04 - 16
为深入贯彻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和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司法部2024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要点,加快推进全省公共法律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近日,甘肃省司法厅印发《关于开展全省公共法律服务综合提升行动的通知》,就今年重点工作任务进行部署安排。《通知》强调,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和队伍建设全领域、全过程。要健全党领导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制度机制,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决策部署。要常态化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教育引导法律服务工作者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依法依规诚信执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投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甘肃建设。《通知》要求,公共法律服务综合提升行动重点围绕党的建设等7个方面、体系建设等15项具体任务抓好落实。要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以省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成运行为牵引,带动各级公法中心实体平台建设上台阶上水平,切实发挥服务保障职能;深入推进公证体制改革,大力推行减证便民举措,规范服务秩序;深化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诚信等级评定等监管措施的指挥棒作用,推动鉴定行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仲裁改革发展,拓展业务市场,提升仲裁质量;强化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提升服务能力;持续做好法律援助这一民生工程,加强对困难群体、残疾人、未成年人及军人军属的权益保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通知》指出,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紧密结合实际,加强部门配合和工作协作,认真履行管理职责,细化工作举措,强化日常监督管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快速发展。各市州公证、司法鉴定行业协会要切实履职尽责,加强工作指导,组织和引导各类法律服务人员积极参与到公共法律服务综合提升行动中来。各地各单位要综合...
浏览次数: 152
更新日期: 2024 - 04 - 16
让公共法律服务就在老百姓身边 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中央财政持续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保障纪实财政部行政政法司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财政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大公共法律服务的经费保障力度,2023年通过司法部部门预算和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开展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并向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予以倾斜,推进司法行政系统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和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水平。完善制度体系保障公共法律服务事业发展财政部立足职能,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制度体系建设。一是贯彻落实中央文件要求,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各项经费保障,明确将法律援助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保障法律援助工作需要,促进法律援助均衡发展。建立公益性法律服务激励保障机制,对积极参与公共法律服务的机构和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表彰奖励,并提供必要支持。不断拓宽公共法律服务资金筹集渠道,鼓励通过慈善捐赠、依法设立公益基金会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公共法律服务领域。二是会同司法部联合印发文件,将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开展公共法律服务支出列入办案(业务)经费开支范围,为兜牢民生底线、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三是会同司法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机制的意见,明确将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法律服务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四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会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法律援助补贴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对法律援助补贴免征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统筹研究律师行业税收政策和会计处理规定。...
浏览次数: 173
更新日期: 2024 - 04 - 16
2019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对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作出部署。公共法律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两办《意见》,司法部制定出台一系列有关政策规定,《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于2021年12月面世。《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2024年1月召开的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对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供覆盖面更广、内容更丰富、质量更高、获得感更强的公共法律服务作出工作安排。一个个决策部署,为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供了“路线图”“施工图”。全国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按图施工”不断夯实线下线上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主阵地,经过不懈努力,基本建成了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
浏览次数: 192
更新日期: 2024 - 04 - 16
4月3日,《四川省公共法律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6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四川省公共法律服务进入规范发展的快车道。“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提炼总结我省公共法律服务好经验、好做法,推进解决我省公共法律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四川省公共法律服务条例》于2023年列入省政府立法计划,今日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出台将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共法律服务的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将推动统筹各方力量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强省;将推动供给侧改革,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将推动为四川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司法厅副厅长王飙表示。据悉,四川是公共法律服务大省,全省共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3.1万余个,实现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年均提供法律服务500余万件次。近年来,四川以省委省政府两办名义在全国率先印发《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完成全国唯一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国家标准化试点,全国第一批次编制《四川省“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这为《条例》出台奠定了坚实基础。《条例》共7章62条,明确立法目的是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以高质量法律服务助推高质量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公共法律服务应当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遵循公共性、均等性、便利性、可持续性原则。围绕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多元化专业化公共法律服务、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公共法律服务保障、监督管理等作出规定,将四川公共法律服务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法律规范,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规范...
浏览次数: 144
更新日期: 2024 - 04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