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陕西省“六好司法所”创建现场推进会在渭南市大荔县召开。省司法厅厅长王永明、省司法厅副厅长麻仁伟、渭南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樊存弟,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杨建琦,大荔县委书记刘莉等出席会议。 会前,与会人员参观考察了大荔冯村、段家、许庄三个“六好司法所”创建观摩点。在冯村镇司法所,与会人员观看了小律•智慧普法与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的宣传片,并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体验了该款机器人查询司法所信息 和语音问答等功能。对大荔在“六好司法所”创建中的经验做法给予了好评。 “小律”机器人全名小律•智慧普法与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由北京人人律智能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它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前沿技术,集成公共法律服务、智能法律咨询、法治宣传、便民查询等特色功能于一身。内容涵盖婚姻家庭、劳动争议、借贷纠纷、侵权纠纷、消费维权等群众常见的法律问题,可进行全方位智能法律咨询和公共法律服务导引。群众遇到问题时,只要咨询“小律...
浏览次数:
134
更新日期:
2020
-
10
-
23
9月28日,甘肃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组织省内信誉好、实力强、服务优的六家律师事务所(甘肃勇盛律师事务所、甘肃诚域律师事务所、甘肃雷诺律师事务所、甘肃神舟律师事务所、酒泉阳关律师事务所、甘肃古郡律师事务所)走进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其所属单位逐一签订了《法律服务帮扶结对协议》。协议明确了日常联系机制,责任到人,落细落实了具体服务事项和帮扶措施,为航天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的有效维护提供了进一步支撑和保障。 据悉,此前甘肃省司法厅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强化公共法律服务,协同开展需求调研、持续多样开展普法教育、联合培育法律服务人才、畅通法律援助服务渠道、携手推动公证办理、合作成立协作“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立法律服务工作联系协作机制等方面达成框架合作协议。省司法厅确立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为服务保障责任部门,联系发挥双方专业优势、职业优势和服务优势统筹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业务办理。恢复东风公证处业务办理,通过信息化手段远程协助免费为科技工作者办理公证100余件。同时,省司法厅还为发射中心赠送了“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设备”,方便广大科技工作者即时通过设备自助便捷的获取各类公共法律服务。 下一步,省司法厅将持续深化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协作服务关系,在法律咨询、案件代理、合同起草审查、行政建议、普法宣传、骨干培养等具体服务事项上,加大协作投入,与中心一起进一步探索开展法律服务的新方式,携手共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使科技工作者的公共法律服务权益得到普惠、便捷、高效的保障。
浏览次数:
20
更新日期:
2020
-
09
-
30
近年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司法局在区委政府和市局的坚强领导下,立足重组后的崭新历史方位和职责使命,努力践行守初心、担使命,聚焦重点任务,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司法行政各项事业取得新突破。 服务中心,助推构建法治建设新格局。精准发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严格执法监督,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配合政府化债“破冰”,55件涉案总标的近23亿元应收债权进入执行阶段。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推进“法律扶贫”工作。 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5个以个人名义命名的人民调解工作室,选聘26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入驻东胜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指挥中心,人民调解案件数量位列全市第一,自治区第五,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平安东胜、法治东胜”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一调解案例入选了司法部《中国法律服务网》案例库。 整合资源力量,不断扩大公共法律服务有效供给。东胜区法律服务超市有效整合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队伍,依托“大律师与市民面对面”“法律学校”“法律服务大篷车”等品牌工程,借助“7×24”自助法律服务亭、“小律”智能一体机等媒介,打造全方位、全时段、无盲区的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开启智慧服务新模式。 创新法治宣传形式,打造法治宣传“新名片”。拍摄了“不忘初心,司法为民”“身边的平安英雄”等普法宣传片,推出线上“普法微剧场”12期,让普法工作形式更新、...
浏览次数:
137
更新日期:
2020
-
09
-
23
为满足广大群众多元化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青海公共法律服务网(12348青海法网)于2019年10月服务运维以来,以“法律淘宝、智能服务、在线服务”三驾马车为引领,为群众提供“我要淘、我要问、我要办、我要查、我要评、我要学”六大功能版块服务。 青海全省司法行政系统通过线上线下和公益短信群发等渠道宣传推广,加大12348青海法网的社会知晓率和参与率,截止2020年9月18日,12348青海法网访问量达100余万人次。 为持续推动“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青海省司法厅基于12348青海法网建设了公共法律服务亭、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青海掌上12348”APP等多样服务终端,开通了“12348青海法网今日头条”“12348青海法网新浪微博”“12348青海法网微信公众号”“12348青海法网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打造了以12348青海法网为核心的融媒体矩阵。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招募50名大学生志愿者引导群众学习使用“12348青海法网”和公共法律服务亭。积极协商三大电信运营商发送15次公益短信,用户接收1000余万条。同时,制作10多种内容新颖的宣传资料10余万份,投放到各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并协调城市小区物业管理部门,积极引导百姓参与使用12348青海法网,为群众提供触手可及的公共法律服务。 下一步,青海省司法厅将持续以人民为中心,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及公益短信群发的宣传模...
浏览次数:
228
更新日期:
2020
-
09
-
22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两快两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践行新时代“司法为民”宗旨,在包头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包头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经过重新选址,高标准建设,于2020年9月17日,正式搬迁入驻市政务中心进行试运行。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党委委员、自治区社区矫正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覃剑峰,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锐等领导到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调研,包头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志刚陪同。包头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位于包头市政务中心4楼,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是集多项司法行政职能为一体的一站式、窗口化服务平台。中心门厅以“法润鹿城”为主题设计的“继往开来”浮雕墙,显示了我市夺取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五连冠”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以法治鹿城、法润鹿城和法惠鹿城为主题,开辟了综合业务窗口服务区、智能互动体验区、多功能服务办公区、便民服务等候区和法宣长廊“四区一廊”。智能互动体验区配备4K智能公共法律服务终端、电子显示全彩屏、公共法律服务触摸查询一体机,以及普法机器人“包小律”(由法宣在线旗下北京人人律智能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通过打造一个文化IP的方式,以广大群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视频服务、机器人问答、指尖点读等互动体验形式,让体验者与智能服务产生共鸣,在寓教于乐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便民服务等候区本着“便民、为民、利民”的服务理念,设置了休闲阅读书吧、环形群众休闲区、便民服务台等亲民服务功能区域,建设液晶宣传屏,放置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法律书籍和宣传资料,为办事群众免费提供饮用水、常用急救包、工具箱等便民设施。综合业务窗口服务区,主要突出综合性、专业性法律服务功能,分别设立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律师、仲裁、司法鉴定、行政复议、法律职业资格...
浏览次数:
581
更新日期:
2020
-
09
-
17
为进一步提升民和县新媒体普法水平,实现法律服务共享发展理念,满足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9月11日由青海省司法厅配置的第五期公共法律服务亭在民和县市民健身广场落户,这是入驻民和县的第三台公共法律服务亭,智能法律服务亭设置了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律所律师、公证服务、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等智能导引和在线办理,涵盖了婚姻家庭、劳动争议、交通安全、消费维权等百姓常见的法律问题的智能咨询,具备“远程律师视频咨询、远程公证、远程调解、远程会见”等特色功能,我们把三台公共法律服务亭主要安放在川口镇政府办事大厅、县政务服务办事大厅、县市民健身广场等人流集中场所,便于群众在线咨询、与律师、公证员等法律专业人员进行线上沟通交流,享受便捷、便民、便利的公共法律服务。在工作现场,宣传员大力宣传“12348”青海法网、“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及智慧公共法律服务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事项及终端产品的社会知晓率、使用率和参与度,及时引导群众进入智慧公共法律服务亭,为群众普及智慧公共法律服务亭的使用及操作流程,引导有法律需求的群众在智能咨询板块与法律服务团队进行实时视频咨询,解决各类法律问题。宣传员还告知现场群众,可通过法律服务资源查询板块查询律师律所、公证处、调解机构、法律援助机构、司法鉴定机构的详细信息。智慧公共法律服务亭,群众只需轻触屏幕就能轻松、准确地获得婚姻家庭、劳动争议、交通安全、消费维权、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特殊人群权益保护、社会保障、房屋拆迁等方面的法律内容。还通过图文、语音、视频等多种咨询沟通方式与专业法律服务人员对话、咨询基本法律法规、常识问题和便民利民服务政策,现场体验的群众对这个唾手可得“法律专家”称赞不已。民和县三台智慧公共法律服务亭的运用,真正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在身边、零距离”的目标,为老百姓解决了法律咨询距离远、排队难的问题,提升了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浏览次数:
130
更新日期:
2020
-
09
-
16
9月8日下午,盘州市司法局的工作人员带了一个可爱的机器人,来到了西冲玉带旅游度假区门口,刚刚开机准备调试,一群孩子便好奇的围拢过来一看究竟。稚嫩的童音搭配原本有些枯燥的法律条文,咨询内容瞬间变得生动易懂。这是盘州市借力大数据和互联网优势开展智慧普法的一大亮点举措。为掀起广大群众学法新高潮,盘州市司法局带着普法机器人“小律”到社区、校园、景区等人流量集中的地方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智慧普法·法律十进”系列宣传活动。智能法律机器人小律(小律是由法宣在线旗下北京人人律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具有强大的云端数据库支撑,能够全方位的为民众提供公共法律综合咨询、办理和查询功能,方便快捷,而且简单易操作,语音交流即可获得想要查询的答案,将“小律”带进村(居)、社区、学校等,引来了众多群众的关注,成为了普法小明星。盘州市积极适应新时代要求,将法治文化同社区文化、企业文化、乡旅文化、校园文化及民族文化、节日文化紧紧结合,引入大数据普法人工智能普法机器人、普法一体机,开启贵州首家人工智能大数据普法新模式,具有盘州特色的法治文化,正在蓬勃兴起。小律·智慧普法与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7×24小时智能法律咨询,专业解答法律问题智能生成专业法律意见书、法律文书,手机扫码下载全方位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导引多形式展示海量法治宣传内容智能查找机构人员、办事指南精准查询政策文件、法律法规、案例文书等智能导航,精准定位机构位置适用场景: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大厅、企业单位、街道社区、中小学校、法治宣传大型活动现场、普法活动群众互动现场。
浏览次数:
136
更新日期:
2020
-
09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