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北省司法厅认真落实司法部工作部署,坚持强基导向,扎实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创新发展,坚决打好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收官战,不断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取得显著成效。一是认真落实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深化年各项任务。按照“巩固提升成果、攻坚补齐短板、培树示范标杆”的原则要求,全面对标对表《全国司法所工作规范》,扎实开展规范化建设深化年活动,持续深化政治建所、固本强所、业务立所、人才兴所、保障优所“五大工程”,进一步巩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成果,加快推进司法所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筑牢基层法治建设根基。今年上半年,全省司法所共参与调解处理纠纷12万余件,开展法治宣传3.5万余次。二是全面提升司法所队伍素质。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围绕“新时代司法所职能定位、司法所党建工作、司法所六大职能工作提升”等三个方面,举办全省司法所长线上培训班,对《全国司法所工作规范》进行了全面解读,全省2000余名司法所长参加培训,努力打造过硬司法所队伍。三是稳步推进司法所协理员制度试点工作。按照“统一部署、试点先行、探索总结、规范推进”的工作思路,印发《关于推进司法协理员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确定了承德市等5个地市的21个县(市、区)为司法协理员试点地区,先后召开专题会、座谈会、推进会等,确保10月底前完成第一批司法协理员的选聘、培训等工作,11月底前到岗到位。目前,全省已招录及转任司法协理员162名。四是积极推进新入职律师到司法所实践锻炼。为加强基层司法所人员力量配备,探索青年律师政治引领和扶持保障新途径,出台《新入职律师到司法所实践锻炼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实现青年律师队伍培养和基层司法所工作水平的“双突破”。目前,首批选派的100名律师已到50家司法所进行实践锻炼,有效补充司法所工作力量。 来源:河北省司法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学习之目的。本文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
浏览次数:
125
更新日期:
2024
-
08
-
20
山东省司法厅:完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杨增胜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近年来,山东省司法厅整合优化和系统集成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基本建成了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省每年办理法律服务800万余件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2024年,司法部召开全国法律援助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暨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印发表彰通报,隆重表彰全国法律援助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山东省有64个集体、96名个人分别荣获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数量居全国首位。坚持系统谋划,法律服务体系更为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资源高度集约、制度高度集成、人才高度集聚。山东省司法厅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打破条条框框,加快深度融合,推动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一是加强科学规划。推动将公共法律服务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总体规划,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的提供主体由“司法行政机关统筹提供”到“政府统筹提供”的重大转变,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实施的工作格局。二是提升服务标准。在全国率先出台公共法律服务领域首部地方性法规《山东省公共法律服务条例》、首部地方性标准《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工作规范》,以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等8个文件,与省发改委、人社厅、公检法等部门联合发文30余件,构建起了以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为主的服务标准体系。三是筑牢支撑平台。加快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融合发展,全省建成6万余个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实体平台,推进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归并整合、与110热线联动试点,月均咨询量超5万...
浏览次数:
123
更新日期:
2024
-
08
-
20
近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司法局创新制定《牡丹江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服务规范》,对全市四级三类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的功能设置、平台建设、岗位职责、制度流程、内部管理、服务评价等进行规范,旨在着力增强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服务供给能力和保障能力,提升实体平台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服务规范》坚持依法依规、坚持规范便民、坚持立足实际,共八个部分,包括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制度要求、服务场所、工作人员、服务项目和方式、服务流程、服务质量评价等,有三大亮点:一是明确功能定位。市级平台建设成集资源统筹、指挥调度、特色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公共法律服务枢纽;县、乡两级平台全面提升专业能力,打造成面向群众就近提供服务的一线窗口;村级平台突出实用性、亲和力和地方化等特点,有效发挥“家门口”的公共法律服务作用,形成全市统筹发展的“一盘棋”格局。二是体现法治底色。《服务规范》进一步强化法治供给,丰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工具箱。进一步强化法治元素,把法治宣传、法治素养、法治实施等作为重点内容,确保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全市法治水平迈上新台阶。进一步强化法治基础,把夯实基层法治软硬件建设作为基础工程,确保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得到保障。三是突出对俄合作法律服务。《服务规范》立足牡丹江实际,结合市情社情民情,坚持因地制宜,确保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与本地经济社会事业协同发展。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实施上,以市对俄合作法律服务中心为依托,精心打造专业化水平突出、服务特色鲜明、运营模式先进、集聚带动作用显著的绥芬河、东宁、穆棱涉外公共法律服务机构,持续提升法律服务能级,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前,牡丹江市共建成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0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81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1034个,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
浏览次数:
125
更新日期:
2024
-
08
-
15
近日,青海省西宁市司法局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聚焦“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以“有诉必应马上办”为抓手,以“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为牵引,整合全市优质法律服务资源,梳理汇总便民服务事项和办事指南,精心编印了《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创新系列丛书暨公共法律服务便民手册》大、小版,内容涵盖西宁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公证处、律师事务所、司法鉴定、仲裁等法律服务机构基本信息、服务事项及机构名称、地址和联系电话等信息,为群众获取基本法律服务提供精准导向与指引,努力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法律服务需求,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真正做到一本小册子,服务大民生。目前首批手册已发放至市、县(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公证处、仲裁委、公检法及信访等部门便民窗口和场所。下一步,西宁市司法局将持续把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创新要求贯穿公共法律服务全过程和各环节,聚焦“走在前作表率”要求,以“事要解决”为目标,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法律体系建设,着力优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效率,以“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的实际行动,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为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贡献司法行政智慧和力量。 来源:西宁普法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学习之目的。本文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更正或删除。
浏览次数:
123
更新日期:
2024
-
08
-
15
您好,需要办理什么业务?我要申请法律援助。近日,在沈阳市苏家屯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仔细审查资料后,10余分钟便为农民工王某办理完法律援助申请,并当即指派了律师。一窗办成事,王某心里踏实。 在日前举行的全国法律援助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我省司法行政系统共有32个集体和43名个人获得表彰。沈阳市苏家屯区法律援助中心就在其中。这是近年来我省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服务保障民生,着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公共法律服务的缩影。今年上半年,我省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共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50.9万余件,真正将公共法律服务送到百姓身边。高效线下线上服务“零距离”“我们周边的几个村距离县城有点远,现在村民只要家里有电脑,打开辽宁法律服务网,就可以在新增的‘法律服务·绿色服务通道’专栏中的农民工绿色通道申请法律服务了。”沈阳市浑南区司法局祝家司法所所长隋叮咚竖起大拇指说道。为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信息化水平,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会同应急指挥中心在辽宁法律服务网增设农民工、军人军属、退役军人、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残疾人7个绿色通道专栏,切实为特殊群体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为构建覆盖城乡、均等普惠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沈阳市全面推进乡村地区法律顾问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小事一对一,大事组团上”的服务模式,提高了法律援助知晓率和乡村群众受益率。大连市组织各公证处党支部开展“公证进乡村服务惠民生”活动,采取支部联合支部、公证处联络公证处、党员带头上门服务等方式,多渠道加强对偏远地区、力量薄弱公证机构的对口帮扶。本溪市司法局精心打造“公共法律服务直通车”品牌,优化法律服务方式,通过定期“发班”、随车“热线”、售后“回访”等方式将普惠精准、便民高效的法律服务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锦州市黑山公证处进社区,在司法所工作人员陪同...
浏览次数:
123
更新日期:
2024
-
08
-
15
法律服务不仅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更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持续深化公共法律服务改革,积极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多项法律服务资源,全面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的服务力量,为群众提供多层次、高品质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让法治建设成果人人可享。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个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9个旗县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81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111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感谢公证人员的专业服务,帮助我们顺利解决了房产继承的难题。”近日,当事人高先生委托其配偶将一面写有“服务周到真诚为民”的锦旗送到呼和浩特市北疆公证处北方业务部大厅。此前,高先生来到公证处表述了他想继承其父亲生前一套房产的诉求,公证人员初步了解到其兄弟姐妹共4人,大姐先于其父亲死亡,大哥后于其父亲死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规定,该公证事项中涉及的代位继承和转继承的问题成为摆在高先生面前的一大难题。为此,公证人员迅速启动针对性的服务流程,不仅耐心细致地为高先生解释了代位继承与转继承的法律依据及操作流程,还高效完成了前期必要手续的准备工作,最终帮助高先生合法、顺利地完成了这一复杂的继承程序。公证服务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进一步深化公证体制分类改革,推进公证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经呼和浩特市委编委、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批准决定,将内蒙古自治区公证处、仲泰公证处、北方公证处、青城公证处、同德公证处合并组建成呼和浩特市北疆公证处。已于4月份正式揭牌的呼和浩特市北疆公证处,成为呼和浩特市规模最大、市域覆盖面积最广、公证人员最多的正处级事业体制公证处。结合诚信建设工程的重点任务,呼和浩特市司法局引导各公证机构深入开展“公证减证便民...
浏览次数:
123
更新日期:
2024
-
08
-
15
今年以来,甘肃省玉门市结合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创新发展新时代的公共法律服务模式,用“四个载体”不断放大公共法律服务效应,形成了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服务体系。“千警联百企”活动多渠道助力保障高质量发展玉门市司法局充分整合全市法律服务资源,组织律师、公证、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普法宣传等人员,并联合公安、人社、工商联等单位,成立6个法律服务小分队,深入各企业开展法律服务活动,通过召开交流座谈会,了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法律需求、法律风险等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公司管理、产权保护、劳动用工等方面的法律问题,从源头上防范和规避各类法律风险。累计为全市108家企业开展了法治体检,举办集中宣讲8场次,座谈交流40多场次,排查法律风险15条,解答法律问题36条,审查劳动及其他合同88份,化解企业内部矛盾纠纷25件。“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零距离”解决群众法律需求玉门市积极组织和引导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乡村开展法律服务,全面落实“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坐班制度,与15个乡镇(街道)签定法律顾问合同,辐射带动85个村(居)的法律服务活动,村(居)法律顾问覆盖率达100%。建立和完善了“互联网+村(居)法律顾问”制度,建立“法律顾问佑万家”微信群,及时向群众提供法律知识、法律咨询等,让有需求的群众第一时间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普惠的公益法律服务。今年以来,法律顾问累计为村(居)民解答法律咨询200余人次,调解矛盾纠纷46人次,有效增强了居民的法治意识,打通了公共法律服务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贴心式”优化利企便民服务玉门市司法事务中心新引进安装公证人脸识别、电子公证书等公证业务软件,加大对证明材料的核实力度,减轻群众举证负担。常态化开展“互联网+公证”“零接触”远程视频公证服务,依托人脸识别、电子签名、视频连线等技术,实行公...
浏览次数:
121
更新日期:
2024
-
08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