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对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作出部署。公共法律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两办《意见》,司法部制定出台一系列有关政策规定,《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于2021年12月面世。《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2024年1月召开的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对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供覆盖面更广、内容更丰富、质量更高、获得感更强的公共法律服务作出工作安排。一个个决策部署,为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供了“路线图”“施工图”。全国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按图施工”不断夯实线下线上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主阵地,经过不懈努力,基本建成了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
浏览次数: 192
更新日期: 2024 - 04 -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既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治理实践中的新发展,也是法治文化和法治理论建设的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既是中国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实践成果,也是中国法治文化和法治理论的智慧结晶。按照法治中国建设五年规划和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我们亟待结合基层治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践经验,深入总结提炼基层治理实践经验的法治文化意蕴,持续研究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对于基层治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构的法治理论,进一步夯实依法治国的群众基础,共同缔造全民守法的法治氛围,为推进现代基层治理法治文化和法治理论建设提供学理支撑。新时代“枫桥经验”和基层治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原创性、本土性和时代性的法治概念和理论命题。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基层治理法治化、数字化的重要内容,更是在基层治理中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抓手和支点。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珍惜、推广、创新“枫桥经验”20周年。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应用与中国式现代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紧密联动,二者共同凝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层治理法治文化。当代中国法治文化的发展应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化的发展道路,结合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探索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治理的现代化发展路径。基层治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和新时代“枫桥经验”共同作用于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协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和基层治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联动,有助于化解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两难”困境。当前,基层治理中矛盾纠纷化解面临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其根源主要在于基层治理体系所呈现出的“条线化”“碎片化”“行政化...
浏览次数: 135
更新日期: 2024 - 04 - 16
4月3日,《四川省公共法律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6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四川省公共法律服务进入规范发展的快车道。“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提炼总结我省公共法律服务好经验、好做法,推进解决我省公共法律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四川省公共法律服务条例》于2023年列入省政府立法计划,今日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出台将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共法律服务的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将推动统筹各方力量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强省;将推动供给侧改革,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将推动为四川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司法厅副厅长王飙表示。据悉,四川是公共法律服务大省,全省共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3.1万余个,实现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年均提供法律服务500余万件次。近年来,四川以省委省政府两办名义在全国率先印发《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完成全国唯一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国家标准化试点,全国第一批次编制《四川省“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这为《条例》出台奠定了坚实基础。《条例》共7章62条,明确立法目的是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以高质量法律服务助推高质量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公共法律服务应当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遵循公共性、均等性、便利性、可持续性原则。围绕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多元化专业化公共法律服务、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公共法律服务保障、监督管理等作出规定,将四川公共法律服务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法律规范,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规范...
浏览次数: 144
更新日期: 2024 - 04 - 16
为贯彻落实全国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精神,巩固拓展“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以下简称“惠民工程”)提质增效年活动成果,近日,山西省司法厅与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山西省2024年“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实施方案》。“惠民工程”投入资金3553万元,通过全省117个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300余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为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不断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服务范围覆盖城乡,供给方式便捷高效,群众享有均等普惠。高位谋划部署山西省司法厅党委将“惠民工程”列入厅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予以部署推进,并要求各市将“惠民工程”作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一把手”工程,全面构建上下联动、同向发力、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为“惠民工程”扎实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开展星级评定对工作成效明显、群众认可的法律服务人员进行授星,授星情况将作为法律服务人员评先评优的依据,同时探索授星法律服务人员值班补贴梯级模式,充分调动法律服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升信息化水平完善“惠民工程”管理系统,升级“惠民工程”管理软件,增加服务模块,实时动态掌握全省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各类数据。利用数据库信息,优化“惠民工程”法律服务人员库,对法律服务人员进行动态管理,进优退劣,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品牌建设挖掘工作亮点,总结创新做法,推广先进经验,树立典型示范,加强宣传推广,讲好“惠民工程”故事,打造山西司法行政服务民生的“金字招牌”。开展延伸服务依托晋中市司法局开展“惠民工程”延伸服务试点,立足增强普法宣传的针对性、提高风险预判的准确性、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的成功性三性目标,有效发挥“惠民工程”在“建设法治社会”和“助力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来源:山西司法
浏览次数: 149
更新日期: 2024 - 04 - 16
小律·智慧普法与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柜员机(以下简称柜员机)是人人律科技集团旗下政府公共法律服务业务板块中的智慧终端产品,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互联网的优势,参照银行柜员机的设计风格,全方位提供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律所律师、公正服务、人民调解、司法鉴定、强制戒毒、社区矫正、基层法服、法律资格考试、法制仲裁等智能引导和自助办理,可进行法律法规及案例文书查询、在线远程咨询,可一键生成婚姻家庭、劳动纠纷、交通事故、借贷纠纷、工伤赔偿、刑期预测、诉讼费计算等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支持手机扫码存储、下载及打印。
浏览次数: 150
更新日期: 2024 - 04 - 16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坂里司法所在整合法律服务资源的同时,紧扣新时代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便利化建设要求,积极探索推行“智慧司法”建设,主动引入新技术新载体新媒介,以科技助力公共法律服务“加速跑”,使一站式服务更加系统便利,2023年以来,线上线下共接受群众法律咨询320余人次。
浏览次数: 180
更新日期: 2024 - 04 - 16
为进一步提高北京市密云区乡村“法律明白人”法律政策知识水平,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着力打造一支农村群众身边的基层法治人才队伍,密云区多措并举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不断增强基层法治队伍力量。为丰富学习载体,实现学习培训日常化、便捷化、数字化,组织全区乡村“法律明白人”注册微信小程序“密云区法律明白人培训网校”,网校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乡村振兴促进法、民法典、宪法等相关知识为重点,涉及矛盾纠纷调处、法治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法治案例及法治实践等培训内容。全区700余名明白人注册参与学习1万余课时。
浏览次数: 122
更新日期: 2024 - 04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