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提高“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广西普法”微信公众号已上线“广西法律明白人培训网校”,专用于全区乡村“法律明白人”常态化培养工作。
浏览次数:
146
更新日期:
2023
-
08
-
08
近日,宁夏云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微平台(宁夏公法云)上线试运行,云平台依托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打造集法律咨询、普法宣传、信息查询、预约服务、在线办理于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旗舰店”,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移动服务、随身服务方向发展,促进优质资源向欠发达地区辐射。“宁夏公法云”操作界面(“宁夏公法云”由人人律智能大数据公司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宁夏公法云”整合律师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业务,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将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公证处等各类法律服务机构全部纳入云中心,群众可进行法律查询、申请预约、智能生成法律意见书等多项法律服务事项办理。通过“云”技术,实现了远程视频咨询、智能咨询等功能使用,群众可足不出户视频连线各类公共法律服务机构,“零距离”享受优质法律服务资源,满足群众对法律服务的新期待。自治区司法厅还统筹推进“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宁夏公法云”互联互通,提供365天不打烊、“7×24小时”的全时空服务,年接听量11万余通、接通率达100%、满意度达99.6%。“宁夏公法云”操作界面(“宁夏公法云”由人人律智能大数据公司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宁夏公法云”还同步开发公共法律服务各项业务网上预约和网上办理功能,构建申请、受理、办理线上闭环,实现“单点登录、一网通办”。在全区推广线上公证服务模式,开通公证云等网络服务平台,将“最多跑一次”公证服务事项从48项增加至180项,实现4项公证事项“跨省通办”,22项高频公证事项“全程网办”。将“小律”机器人、“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等智能服务设备与“宁夏公法云”互联互通,提供24小时自助查询服务,在部分程序化、重复性服务环节采用AI操作替代人工客服,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体验。今年以来,自治区司法厅结合主题教育...
浏览次数:
178
更新日期:
2023
-
08
-
02
为进一步规范全区“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训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北疆普法”微信公众号于2023年5月8日正式上线了内蒙古自治区“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在线培训服务平台,专门用于全区“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常态化培养工作。平台于2023年8月1日正式上线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度“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训结业考试模块,便于内蒙古自治区“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及时检验学习成果。考试注意事项1.试卷设置题库数量:200题抽题规则:随机选项规则:固定考试总分:100分2.时间设置考试开始时间:2023年8月01日08:30考试结束时间:2023年9月30日17:30考试时长:80分钟3.规则设置考试答题规则:单选题20题(2分/每题 共40分)多选题10题(4分/每题 共40分)判断题10题(2分/每题 共20分)及格分数:60分参与次数:不限次数证书有无:有证书名称:结业证书来源:北疆普法▌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谢谢!▌咨询热线:010-62168489 QQ:4006570518
浏览次数:
177
更新日期:
2023
-
07
-
31
在飞往巴基斯坦的飞机上,乌思麦小心的放好行李箱,因为里面的东西关系着他24名同学的未来。就在前一天,乌思麦在通辽市哲里木公证处,用不太流利的汉语焦急地说:“如果不能在今天拿到公证书,我们就没法办注册执业医师了。”经了解,乌思麦和同学是内蒙古民族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留学生,毕业返回巴基斯坦后立即投入到医疗事业中,在注册执业医师时才发现需要提供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成绩单等公证书,乌思麦受书面委托,协助办理涉外公证事宜。然而,去掉回国路程的时间,留给公证处的时间仅剩一天了。100多本公证书、200多份英文翻译件,一天内完成工作量可谓巨大。通辽市哲里木公证处党员公证员牵头组成团队,将工作重心汇聚为一个“减”字。减材料,结合制定的《33类81项高频公证事项清单》进行一次性告知,排除无必要证明材料;减流程,设立双通道审批,提升审批效能。组建制证专班,与受理、审批等各环节无缝对接。与翻译公司联系,开通英文翻译加急服务。减费用,结合哲里木公证处惠民措施,减免了调查核实、加急翻译等费用。当工作人员将厚厚的一摞公证书交到乌思麦手中时,他激动地说:“你们再一次让我感受到中国速度,我代表全体同学感谢你们”。这是通辽市司法局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一次生动实践。近年来,通辽市司法局积极推进法律服务均衡发展,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法律服务质量,通过整合律师、法律援助、公证、仲裁、司法鉴定、法治宣传、人民调解、行政复议等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在为群众提供精准化、多元化法律服务的同时,不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项目内容,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流程,扩大公共法律服务覆盖面,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贡献司法行政力量。线上线下做好群众身边的法律“贴心人” “我父亲年纪大,没法下楼,个体执照注册不了,我就想着打电话问问怎么办?”近日,在通辽市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电话铃声像往常一样不...
浏览次数:
127
更新日期:
2023
-
07
-
27
7月24日至26日,黑龙江省司法厅以“线上+线下”方式举办全省公共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业务培训班。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刘勇出席开班式并作动员讲话。各市(地)、县(市、区)司法局分管局领导、公共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管理科(处)长、法律援助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大学生法律援助志愿者;全省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专家库律师;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一处和省法律援助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共计522人参加。刘勇充分肯定了今年以来全省公共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战线工作人员履职尽责,真抓实干,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和司法行政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他指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站在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去认识;站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角度去把握,进一步增强做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强调,要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建设覆盖城乡社区、满足各领域各层次需求、体现公平正义价值追求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和网络平台深度融合,确保人民群众只需“进一道门、打一个电话、上一个网站”就能获得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打造一种“随时随地随身”的公共法律服务,要让人民群众会用、愿用,适应群众的习惯和要求,做到“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可得”。他要求,要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全力提升法律援助服务动能。进一步推进刑事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办案需要。完善便民机制,服务重点群体。继续宣传落实好法律援助案件“全省通办”,深入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活动,努力实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加强监督管理,提升服务质量。通过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开展质量考核。建立案件补贴与服务质量挂钩机制,激发法律援助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提高保障水平,规范经费使用。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坚决防范和严肃处理截留、挤占、挪用法律援助办案经费行为。本次培训班紧紧围绕持续推进我省公共法律服务工...
浏览次数:
158
更新日期:
2023
-
07
-
26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司法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打造新时代“枫桥式司法所”为抓手,充分发挥司法所职能作用,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基层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走进拉萨市林周县司法局春堆司法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几个大字。服务大厅进门醒目位置张贴司法所来访接待服务指南、来访须知和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服务流程,让前来办事的群众一目了然。大厅内,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服务等功能窗口一应俱全,工作人员正在热情接待来访群众。“有了纠纷找司法,司法帮你‘解疙瘩’”。在春堆乡每一个农牧民群众家中,都有一张便民服务联系卡,卡上写有春堆司法所所长的联系方式及司法所为民服务等内容。群众遇到矛盾纠纷,需要咨询相关法律问题或申请法律援助时,可以第一时间通过司法所进行调解。春堆司法所只是西藏自治区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一个缩影。为全面提升司法所工作质效,2020年8月,自治区司法厅聚焦全区司法所建设短板较多、发展滞后、服务覆盖不全等问题,在全区开展“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打造‘枫桥式司法所’三年行动”。行动开展以来,自治区司法厅充分发挥司法所在基层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和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提高司法所依法行政、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全力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西藏自治区司法厅按照“第一年建设、第二年规范、第三年提升”的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同时,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增强内生动力”,着力在发挥司法所职能作用上下功夫,力争用3年时间推动全区司法所实现“功能完备、要素齐全、业务规范、管理有效、保障有力、作用显著”的目标。今年是自治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收官之年。经过近3年的规范化建设,如今,一个个“组织机构正规、队伍建设专业、硬件设施标准、所务管理规范、职能作用明...
浏览次数:
173
更新日期:
2023
-
07
-
26
近日,深圳市司法局印发了《深圳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3-2025年)》(下称《规划》)。《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紧扣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积极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新需求、新期待,以加快建设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的更高水平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目标,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出系统谋划部署。 《规划》共分为十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规划背景、总体要求、全面加强党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领导、具体任务、实施保障。 《规划》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是规划背景。《规划》系统梳理、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深圳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并对“十四五”时期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进行了分析研判。 第二部分是总体要求。《规划》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深圳市推进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其中,对照司法部《“十四五”时期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主要指标》、广东省司法厅《至2025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主要指标》,提出了全市“十四五”时期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29项主要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9项、预期性指标20项。 第三部分是全面加强党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领导。《规划》从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明确行业党建政治责任、大力加强法律服务行业党的建设三个方面,对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各级各类法律服务机构作出了具体要求和指导,并提出以律师、公证、司法鉴定行业为重点,全面加强法律服务行业党的建设,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公共法律服务领域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第四部分到第九部分是具体任务。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6个方面23项具体任务。 一是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发展。从优化公共法律服务资源配置和布局、重点保障特殊群体合...
浏览次数:
171
更新日期:
2023
-
07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