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6月18日首届法治时代创新论坛各分论坛活动发布以来,组委会收到了近千件法治创新案例、创新人物的申报和创新论文的投稿。由于法治创新案例、创新人物和创新论文的申报需求较为强烈,为充分宣传展示各地法治建设成果,应广大读者的要求,经活动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研究决定:原定于2023年11月17-18日举办的首届法治时代创新论坛各分论坛活动暨2023年法治创新案例、创新人物和创新论文发布活动,延期至2023年12月16日-17日(周六日)在北京举办。法治时代高端智库(特约研究员)和《法治时代》栏目专家(首席律师)的选聘,以及各分论坛“2023年法治创新案例、创新人物和创新论文”的申报,也相应延至2023年11月30日截止。2023年12月上旬,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和媒体评审。如评审通过,将由活动主办、承办单位联合颁发“2023年法治创新案例、创新人物和创新论文”荣誉证书和牌匾,获奖名单在《法治时代》杂志等媒体上发布。同时邀请部分获奖单位或个人参加分论坛活动。部分创新案例、人物事迹和创新论文将入编《中国法治创新发展报告(2023)》,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结集出版。欢迎各政法单位、行政执法单位、法学院校、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等继续开展“2023年法治创新案例、创新人物和创新论文”的申报,同时积极参加首届智慧法治和智慧法务成果展。首届法治时代创新论坛各分论坛承办和协办单位的招募工作,延至2023年11月16日止。特此公告 首届法治时代创新论坛组委会2023年10月16日 活动详情 活动申报
浏览次数: 127
更新日期: 2023 - 10 - 19
为提升普法工作实效,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聚焦青少年群体,扎实开展系列“法治进校园”活动,通过多元普法模式提升法治宣传工作质效,为青少年群体扣好“人生第一粒法治纽扣”。据了解,黄山区在开展法治课堂进校园活动中,组织“书记+四长”(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司法局局长)为学生们上新生普法第一课,组织政法机关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分批次到校园开展法治教育系列课程。黄山区28所中小学、幼儿园均由政法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每学期至少进入校园开展1次普法活动。每年寒暑假期间,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通过为留守儿童开设公益课堂、组织中学生到法庭旁听等方式,实现法治教育不停课。为使法治宣传教育更具活跃性,黄山区司法局与科技企业共同研发智能AI普法机器人“黄小律”,在全区各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巡回普法,开展沉浸式、互动式普法宣传,用“寓教于乐”的方式使法治宣传教育入脑入心。同时,黄山区还在全区14个乡镇、经济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重点村(居)全面配备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机具,通过自助机具可点播法治宣传片、查阅法律知识,打通普法宣传“最后一公里”。此外,黄山区还通过开展法宣共享产品进校园活动,提高青少年群体的法治意识。500余把法治“共享雨伞”配送至全区所有中小学和幼儿园,方便学生和家长使用,引导学生树立“自由借用、如期归还”的诚信意识。在法治“共享雨伞”上,黄山区统一印制“黄小司”微信小程序二维码和黄山区法律援助图标,使用者通过微信扫码即可学习法律知识、享受公共法律服务。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浏览次数: 121
更新日期: 2023 - 09 - 20
近年来,宁夏司法行政系统以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为目标,以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为导向,不断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凝聚发展力量,在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保障上下深功,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努力把关乎百姓利益的要紧事做实做好,着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让群众享受更多公共法律服务成果提升服务水平,落实便民举措,有效发挥法律服务集聚效应,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服务就在身边。近年来,自治区司法厅不断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规范化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推动行政复议等业务进驻实体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推进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互联互通,实现“双号并联”,提供365天不打烊、“7×24小时”的全时空服务。深化公证体制改革,出台公证告知承诺等15项便民利民措施。降低收费标准,放宽执业区域,将“最多跑一次”服务事项从48项增加至180项,位居全国第二,22项高频公证事项“线上办、网上办、马上办”。组织100家律师事务所与107个边远乡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指导156家律师事务所与214家商(协)会开展长期法律服务合作。深化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动员1066名律师担任3105个村(居)的法律顾问,夯实基层法治力量。实施“法律明白人”精准培养工程,制定印发“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意见等文件,巩固经验成果,培养“法律明白人”7.7万人,每个村(社区)的“法律明白人”达27人。开展“塞上枫桥”调解品牌提升行动,形成以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导,村(社区)、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基础,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为骨干,村(居)小组为补充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今年以来,全区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开展排查5万多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491件,成功率96.9%。 全力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提质增效组织开展调研,参与调研群众1.2万人次;...
浏览次数: 159
更新日期: 2023 - 09 - 13
近年来,吉林省把“法律明白人”培养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遴选、培育、管理、服务、宣传五个环节上持续发力,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在法治宣传教育、矛盾纠纷调解、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坚持“选、备、全” 推动“法律明白人”遴选有的放矢“选”字当头,高标准选树“法律明白人”。鼓励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热心公益事业、有责任感、遵纪守法、办事公道且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的村民、致富能手、基层调解组织调解员、村两委班子成员、村(社区)辅警、“五老”人员(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党员、网格员等积极投身“法律明白人”队伍,精准选拔高质量“法律明白人”。“备”足人选,建好“法律明白人”人才库。要求各村(社区)通过组织推荐或自荐的方式,提出“法律明白人”初选对象,进行为期不少于10天的公示后,填写“法律明白人”登记表,各乡镇(街)司法所对初选对象进行初审核实,乡镇党委、政府同意审签后,报司法局签批。对培训颁证的“法律明白人”逐级登记造册。各乡镇(街)均建立了“法律明白人”后备人才库,以便适时调整、充实、增补。“全”字为本,村级“法律明白人”全覆盖。按照司法部等六部门“法律明白人”要求,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积极努力工作,截至2022年底,全省培养颁证、登记在册“法律明白人”34328名,村均3.65人,完成了每村至少3名法律明白人的工作目标,确保全省所有的村“法律明白人”全覆盖。有的市县,还把“法律明白人”延伸到社区。坚持“送、云、专” 推动“法律明白人”培育高效精准突出“送”字,常态化全面施教。各县(市、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公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专业科室和各律所选派业务骨干、精英律师,每年深入各乡镇(街)开展乡村“法律明白人”常...
浏览次数: 130
更新日期: 2023 - 09 - 07
为持续推动公共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青海省海西州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将“互联网+”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信息实现“零距离”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各类智能终端向基层延伸,实现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法律查询、智能法律服务等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事项资源下沉和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供给。不断加大农牧区自助法律服务设备配置投入,引导群众推广应用智能法律服务终端,积极破解法律服务资源不足、不均衡的问题,打通公共法律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州配备公共法律服务亭、12348热线终端机、公共法律服务触摸一体机等智能产品67台,有效解决全州农牧区群众基本公共法律服务需求。让服务实现“精准交会”线上搭建新媒体法律服务矩阵,在全州七个地区“普法”微信公众号开通12348青海法网、海西法网手机端,引导社会公众通过智能产品选择个性化法律服务需求,实现乡镇(街道)获取法律服务有终端,村(社区)获取法律服务有渠道。线下依托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打造集法律咨询、公证服务、矛盾调解、法律援助、行政复议等多项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一站式、示范性为民服务平台,让群众进“一扇门”享“全服务”,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今年以来,全州各族群众访问12348海西法网及各类终端产品19649次,智能咨询113次,留言咨询78次,视频咨询54次,实时咨询236次,通过网站申请法律援助11件,法网满意度评价23人次,群众满意度达100%。让热线实现“即时响应”大力推广宣传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依托12348热线终端机开辟远程终端视频服务、牧区法律服务,实现群众投诉转办处理、司法行政业务指引,法律援助申请等工单流转,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有效解决基层法律服务力量和服务能力不足的现状,让群众足不出户享受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今年以来,...
浏览次数: 125
更新日期: 2023 - 09 - 06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把148工作办实办好,使之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开心锁”“连心桥”“守护神”。8月14日,福建省司法厅提出八条措施进一步推进全省公共法律服务发展:一是聚焦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着力打造“148+法润商企”类品牌,开展“法润商企·护航发展”主题活动,将公共法律服务延伸到商会、协会、同业公会,全力助力当地企业发展。二是聚焦助力乡村振兴,着力打造“148+法润乡村”类品牌,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主题活动,引领带动乡村治理和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三是聚焦军民融合拥军优属,着力打造“148+法润军营”类品牌,开展“军民融合·法治双拥”主题活动,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资源,全方位多维度为军人军属及退役军人提供零距离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四是聚焦闽台融合发展,着力打造“148+闽台融合”类品牌,开展“法脉相承·闽台融合”主题活动,积极构建涉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新模式,助力打造台胞台企登录第一家园。五是聚焦利民便民惠民,着力打造“148+法律援助”类品牌,开展“法援惠民生”主题活动,加大对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老年人、农民工等群体的法律援助力度,增强他们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六是聚焦提高公民法律素养,着力打造“148+全民普法”类品牌,开展“普法惠民·德法润家·法爱同行”主题活动,将普法等法律服务深入到社会、企业、学校、家庭,不断提高公民法律素养。七是聚焦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着力打造“148+人民调解”类品牌,开展“法理情·止纷争·解民忧”主题活动,有力提升化解纠纷质效,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八是聚焦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着力打造“148+...
浏览次数: 128
更新日期: 2023 - 09 - 04
日前,司法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充分发挥司法行政部门、农业农村部门和法律服务机构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职能作用,推进“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常态化、长效化,作出部署安排。《通知》指出,自2021年5月在全国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以来,司法行政系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与农业农村等部门协作,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了积极成效。各地要充分认识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的重要意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围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通知》要求,要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深入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充分运用各级各类新媒体,提高普法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持续开展“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充分发挥乡村“法律明白人”作用。要深入推进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建设,推动司法所与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一体规划、一体建设、资源共享,推动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与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有效衔接,全面提升“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和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服务乡村群众能力。要大力推进乡村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开展乡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职能作用,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要全面提升乡村法律援助质效,推进法律援助工作站和联络点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法援惠民生”活动和“薪暖农民工”服务行动。要持续推进乡村法律服务多元化发展,推动村(居)法律顾问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浏览次数: 122
更新日期: 2023 - 09 - 01
749页次10/107首页上一页...  567891011121314...下一页尾页